地名:泥溪鎮 | 隸屬:敘州區 |
區劃代碼:511504107 | 代碼前6位:511504 |
行政區域:四川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川Q |
長途區號:0831 | 郵政編碼:644600 |
轄區面積:約133.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44萬人 |
人口密度:約18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金華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金紫橋位于該社區境內,且是革命烈士劉華烈士誕生之地,取“金”、“華”二字為名。…[詳細] |
萬民村 | ~203 | 村莊 | 萬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群力村 | ~205 | 村莊 | 以前此地荒蕪,后群眾們同心協力遷徙到此居住,硬是將荒山包變成了幸福園,建村時,為繼續弘揚這種群心群力的精神而命名群力。…[詳細] |
松林村 | ~206 | 村莊 | 遠近聞名松林寺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寺名為名。…[詳細] |
張壩村 | ~207 | 村莊 | 此地地域平壩地塊較多,湖廣填川有大量的張氏姓氏在此落戶,取名“張壩”。…[詳細] |
泥溪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此地地處于岷江江邊,江水長期沖刷形成一片泥沙沃土在該村附近,取名泥溪,故名。…[詳細] |
嘉定社區 | ~209 | 村莊 | 嘉定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兩坪村 | ~210 | 村莊 | 兩坪場位于該村境內,村名遂借取小地名為名。…[詳細] |
文星村 | ~211 | 村莊 | 文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臺村 | ~214 | 村莊 | 此地境內修建有“星臺”觀星象占卜、“靈臺”祭祀靈、“社臺”祭祀列祖列宗的三個祭祀場所,故得名三臺。…[詳細] |
紅春村 | ~215 | 村莊 | 該村內有一顆陳氏家族種植的紅椿樹,此名寓意當地群眾生活像春天一樣美好,故名。…[詳細] |
七星村 | ~216 | 村莊 | 七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陽坪村 | ~217 | 村莊 | 該村地形形似羊,其背部地勢平坦、開闊,后取諧音“陽坪”為名。…[詳細] |
月新社區 | ~218 | 村莊 | 月新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泥溪鎮因鎮人民政府駐泥溪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宜賓縣轄鎮。清末建泥溪場。1950年置泥溪鄉,1956年設區,1992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北部,岷江北岸,距縣城115公里。面積133.4平方公里,人口4萬。有公路通宜賓。岷江常年通航。轄新泥、永光、萬明、箭桿、群力、松林、張壩、泥溪、嘉定、兩坪、文星、龍頭、魯班巖、三臺、紅春、七星、陽坪、月新18個村委會和上正街、順河街、下正街、雙河街、文星街、月波街6個居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經濟作物有甘蔗、油菜、曬煙、油樟等。養殖業以生豬為主。獨具特色的“活水雞、活水魚”烹飪飲譽川南。著名烈士劉華出生地。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宜賓縣四區(駐蕨溪)、五區(駐觀音)。
1949年,屬宜賓縣第十三區。
1956年,設泥溪區。
1958年,轄泥溪、文星、發龍、白馬、月波、泥南6公社。
1961年,轄泥溪、文星、發龍、白馬、月波、坪橋、泥南7鄉。
1992年9月,泥溪、月波、文星3鄉合并為泥溪鎮。
宜賓縣李子種植歷史悠久,李資源豐富,李子種植遍及全縣各地,《宜賓縣志》〈物產志〉(清嘉慶版校注本)中即有李子種植記載。在宜賓縣關于李子的淵源流傳著哪吒染血去毒、拯救蒼生的動人傳說,當地百姓為感謝哪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