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泉州市 > 南安市 > 英都鎮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英都鎮

[移動版]
地名:英都鎮隸屬南安市
區劃代碼:350583103代碼前6位:350583
行政區域:福建省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閩C
長途區號:0595 郵政編碼:362000
轄區面積:約85.54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4.04萬人
人口密度:約472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15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蕓林村~201村莊
蕓林村位于南安英都與侖倉接壤處,方圓約兩公里,是一山川秀麗的自然村落.蕓林村是英都翁山洪氏東四房及小部份東三房裔孫聚居地,全村分為 過水舊厝莊美蕓楓橋…[詳細]
霞溪村~202鎮鄉結合區
霞溪村座落于英都鎮的西北側,由解放前的霞坪保和過溪保名取一字組“霞溪”,雖經體制變遷仍沿用至今。該村東有潺潺英溪水,西有巍巍的山靈脈,南有鎮區群映,北…[詳細]
民山村~203鎮中心區
民山村系南安市英都鎮第三大行政村,位于南安市西部,在山明水秀、人杰地靈、歷史悠久的文明古都—英都的鎮區中心,東有紫山靈脈,西與霞溪村隔溪相望,南鄰鎮政…[詳細]
英東村~204鎮鄉結合區
英東村是南安市英都鎮的第二大行政村,因位于英都鎮的東端而得名。本村是英都鎮的鎮中心,這里有繁華的金英商業大街和百年名校南安英都中心小學,英東村是英都鎮…[詳細]
榮星村~205鎮鄉結合區
榮星村位于英都鎮鎮區中心。在秀麗的翁山腳下英溪河畔,東與民山、英東村接壤,西與良山村交界,南與大新村毗鄰,北連英溪河畔。全村面積約1.7平方公里,有1…[詳細]
大新村~206村莊
大新村位于英都鎮西南部,村落面積5.09平方公里,分為竹林、新楓、侖豐三個片區,全村有11個村民小組,1344戶、人口4500多人。大新村1958年公…[詳細]
石山村~207鎮鄉結合區
英都石山,風景秀麗,人杰地靈,民風淳樸,人民安居樂業。 石山村位于南安市英都鎮西南部,轄3個自然村,18個村民小組。現有一千多戶,四千多人,全村…[詳細]
龍江村~208村莊
龍江村系泉州南安英都十個平原村之一,位于英都鎮域南部,東面與東田鎮相鄰,西面與石山村交界,北靠英都鎮區,南與東田豐山村接壤。全村面積2.6平方公里,現…[詳細]
坪山村~209村莊
坪山村位于南安西部,東至烏墩嶺公路,西至將軍山,南至紫山村,北至石山村,距離英都鎮政府7公里。村落面積6平方公里,聚落在南埔寨西麓山谷間。村委會設阮厝…[詳細]
杏塘村~210村莊
杏塘村位于南安市西部,東至東田鎮東山水庫,西至東田鎮雪峰村,南至東田鎮西坑村,北至英都鎮坪山村。距離英都鎮政府8公里。全村有192戶,918人。杏塘村…[詳細]
良山村~211村莊
良山村位于南安市西部,東至洞后寨,距南安市城22公里,西至十八彎與翔云交界,南至天馬山,距鎮所在地3公里,北至古山寨與安溪縣交界。村落面積8.8平方公…[詳細]
西峰村~212村莊
西峰村位于英都鎮西北部。距離鎮區5公里,村委會設下壩。聚落分布在球山西麓,英溪北畔河谷間。有下壩、英格、九塔、宮邊、后深、福園、樓腳、加刀古、龍眼林、…[詳細]
坂頭村~213村莊
坂頭村位于南安西部,芹山北麓。1970年在村中建起一座中型水庫---坂頭水庫(南安水電局管轄)。東面以雞蘢山與紫山村接壤,西與仕林村交界,南鄰東田鎮雪…[詳細]
紫山村~214村莊
紫山村系南安市英都 鎮山區村之一,位于南安的西南部,座落在秀麗的將軍山腳下,東與坪山村、杏塘村交界,西連坂頭村、坂頭水庫,南至東田鎮雪峰村,北邊是大將…[詳細]
仕林村~215村莊
仕林村地處英都鎮西北部,位于1095米的芹山腳下,海拔650米。東距南安市區40公里,西距安溪縣城50公里,南距同安區45公里,北至英都鎮區21公里。…[詳細]

地名由來:

英都地名,源始于隋。隋末江西九江人陳承功任南安縣令,后隱居英都翁山(又稱鷹山,后取諧音統稱為英山),以山取名,稱當地鄉閭為"英鄉",溪為"英溪"。唐宋以后,鄉人又將屬翁山(英山)以內的鄉里改稱為"英內"。元代"英內"編為二十七都,遂又稱"英都"。

基本介紹:

英都鎮位于南安市西部,距市區22公里,與安溪縣毗鄰,面積85.54平方公里,總人口57051人,海外僑胞和港澳臺同胞6萬多人,是中國水暖(閥門)基地鎮、福建省衛生鄉鎮,又是清朝開國重臣洪承疇的故鄉。2006年,全鎮實現工商稅收入庫1784.64萬元、比增14.7%(其中國稅入庫964.6萬元、比增5.3%,地稅入庫820.04萬元、比增28.1%,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3123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6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350元。

英都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水源豐富,農業基礎扎實,被譽為南安的“糧倉”,美稱“金英”。英都屬雙季稻作區,全鎮耕地面積1.78萬畝,山

+查看詳細英都鎮概況>>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英都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英都鎮榜上有名。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英都鎮上榜。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英都鎮榜上有名。

2011年4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英都鎮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寶湖巖

寶湖巖英都歷史悠久,山川俊秀,地靈人杰,名勝古跡殊多。古有七巖八院之盛,前人曾以七巖點綴成一首詩:“翁山夜聞滴水聲,古跡巖前獅子亭。云從古室石佛在;水到湖內濁自清”。詩中詠出七巖的名稱依次是

英都革命烈士紀念碑

英都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南安市英都鎮榮星村鳳山東麓。紀念碑是遵照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老前輩的批示,為紀念革命烈士而興建的。紀念碑鐫記著25位革命烈士的英名。其中,16名是在本地革命戰斗中犧牲

坂浦古厝(良山洪氏民居)

良山洪氏民居位于南安市英都鎮良山村坂埔自然村,年代為清。簡介:洪氏民居由頂點金、封君祠、思源居、若蓮居等建筑組成,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磚石木構筑,均為典型的閩南傳統建筑。頂

昭惠廟木雕佛像

昭惠廟木雕佛像位于英都鎮民山村,年代為明、清。為南安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洪在地宅,西至洪土南宅,南至公路邊,北至雜地。

溪益館

溪益館位于英都鎮霞溪村,年代為明。為南安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西南三面各距書館墻壁5米,南至公路。

+查看更多英都鎮文化旅游景點>>

歷史沿革:

1949年隸屬南安第二區,區政府駐東田。

1953年編入第三區,區政府駐地為英都塘邊街后。

1958年成立紅旗人民公社,下轄英都、翔云兩地。

1962年改為英都區,1965年撤區改為英都人民公社,1984年改制為英都鄉,1985年改為英都鎮。

洪承疇

洪承疇(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別名洪彥演、洪亨九,明末清初將領,曾任兵部尚書、太傅、少師等職位。洪承疇曾經圍剿明末農民起義軍有功、建議清朝采取明朝典章制度、迅速穩定南方;降清后


以下地名與英都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国产天堂女人午夜看片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看 | 在线一区二区网站永久不卡 | 在线高清一级欧美精品 | 亚洲精品综合网在线影院 | 亚洲日韩a∨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