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許厝村 | 隸屬:內厝鎮 |
區劃代碼:350213111205 | 代碼前6位:35021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D |
長途區號:0592 | 郵政編碼:36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村民多姓許,相傳許姓村民宋代自晉江石龜徙此,故名。
榮譽排行:
2020年11月,許厝村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基本介紹:
許厝村基本概況
許厝村位于廈門的東大門——翔安區內厝鎮的東面。現有511戶人家,1917人。整個行政村由許厝村、洐溪村、后房村、許山頭村4個自然村組成,分9個村民小組。許厝村地理可謂四面環山、青山綠水。俗稱“左鴻右雀、前獅后馬”(指左臨鴻漸山,右臨雀鳥峰,前有獅仔山,后有天馬山)。村前的淙淙溪流與蓮溪相交錯。4個自然村榕樹環抱、空氣優雅,村容村貌優美。近年來投入60萬建設,村中心水泥路并安置路燈,3公里長、8米寬的環村路形成“村村路相通,片片路相連,收購到田頭”的局面,還投入40萬元修建農貿市場、公廁,對文化園周圍的環境進行整治,興建村中心綠化帶。
許厝行政村占地總面積為
魯藜故居位于內厝鎮許厝村大鄉東部,建于清末,2005年重新裝修過。故居為二落家族大厝的北列附房,坐東北朝西南,前為古厝,后為庭院。面寬11.2米,總進深8米,建筑面積89.6平方米,占地面積
歷史沿革:
清屬民安里宏鼎保,1943年屬民石鄉許厝保,1950年稱許厝鄉,屬第六區,1955年與黃厝合屬馬巷區。
1959年析為許厝大隊,屬馬巷公社。
1961年屬巷東公社。
1984年為內厝鄉(1991年改鎮)許厝村委會。
1997年屬同安區。
2003年屬翔安區內厝鎮管轄區域至今。
周邊相關:
許厝村附近有魯藜故居、小嶝休閑漁村、小嶝島、大嶝島、大嶝小鎮、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等旅游景點,有古宅大蒜、上官青蔥、地瓜粉粿、鱷魚嶼蠔油、沙茶面、廈門姜母鴨等特產,有翔安農民畫、閩臺風獅爺信俗、翔安拍胸舞、春仔花習俗、香山廟會、宋江陣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內厝鎮·許厝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