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龍巖市 > 新羅區 > 小池鎮

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小池鎮

[移動版]
地名:小池鎮隸屬新羅區
區劃代碼:350802106代碼前6位:350802
行政區域:福建省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閩F
長途區號:0597 郵政編碼:364000
轄區面積:約102.2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8944人
人口密度:約88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培斜村~201村莊
培斜村簡介 培斜村地處新羅區西部,距中心城市20公里,是革命老區基點村,是省、市、區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之一。全村有3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195戶…[詳細]
南山村~202鎮鄉結合區
新羅區小池鎮南山村位于龍巖西部,距龍巖市區約18公里,東南接龍門,西南接永定,北鄰上杭,東臨銅缽,地處閩贛交通要道。南山村地形較為簡單,主要有耕地和建…[詳細]
卓洋村~203鎮鄉結合區
卓洋村位于小池鎮西部,東臨汪洋村,南接云貴村,北接云貴村。地屬小池鎮鎮區范圍,距離龍巖市區約20公里。卓洋村內地勢較為平坦,行政區域總面積1092.2…[詳細]
興貴村~204鎮鄉結合區
相傳古時有張、廖兩姓人家遷此定居,兩姓和睦相處,取名興貴村,含有興旺富貴之意。又因駐地設在廖厝坪,故又名廖厝。…[詳細]
汪洋村~205鎮中心區
汪洋村位于小池鎮鎮域的中部,緊鄰贛龍鐵路,離319國道1公里,汪洋村東與賴邦村交界,南與山美村相連,西與興貴村毗鄰,北和璜溪村接壤,村委會距小池鎮政府…[詳細]
山美村~206村莊
小池鎮山美村位于新羅區西部,鎮政府的正對面,距319國道1公里,距龍巖市區18公里,贛龍鐵路橫貫東西,交通便利,全村總人口680人,178戶,近年來,…[詳細]
璜溪村~207鎮鄉結合區
璜溪村位于小池鎮北部,距龍巖市區20公里,鎮政府2公里,是革命基點村,村轄7個村民小組,392戶,1293人,黨員58人(其中女黨員17人),全村耕地…[詳細]
賴邦村~208村莊
賴邦村位于小池鎮鎮域的中部,緊鄰贛龍鐵路,離319國道3.5公里。賴邦村東與京源村、龍門鎮交界,南與山美村相連,西與汪洋村毗鄰,距小池鎮政府3.0公里…[詳細]
京源村~209村莊
京源村位于小池鎮鎮域的北部,距贛龍鐵路4.5公里,離319國道5公里。京源村東與江山鄉、龍門鎮交界,南與璜溪村、賴邦村相連,西與何家陂村、黃斜村毗鄰,…[詳細]
牛眠石村~210村莊
牛眠石村位于小池鎮東北部,北依上杭縣,東連江山鄉與龍門鎮,西近云頂山茶園,南接京源村,距離小池鎮政府約有6公里的路程。村域內主要以林地為主,地形地貌復…[詳細]
何家陂村~211村莊
何家陂村位于集鎮所在地,距小池僅100米,人口270人,下轄2個村民小組,是我市何家陂水庫的移民新村,這里統一標準的農民住宅小區是龍巖少有的精品新村,…[詳細]
黃斜村~212村莊
黃斜村位于小池鎮北部,東鄰牛眠石村,西接儒廬村,背靠上杭縣,南接卓洋村。距小池鎮政府約7公里,距離龍巖市區約28公里。黃斜村行政區域總面積1966.4…[詳細]
儒蘆村~213村莊
明嘉靖《龍巖縣志》載:“(龍巖煉鐵爐)萬安、集賢、龍門、表政、節惠,在在有之,遷移無定處。”又載:“夫爐冶資薪炭以為用,故山林叢茂去處,則相地以為之,…[詳細]

地名由來:

小池之名見于《龍巖市志》(1993年)記載:《明嘉靖三十七年龍巖行政區劃表》,為九龍鄉龍門里小池社。其地四面環山中部低平,屬盆地,因盆地面積比大池較小,故稱小池。

基本介紹:

"小池鎮位于龍巖市新羅區西部,距市區18公里,東南連龍門鎮,西南界永定高陂鄉,西接大池鎮。北鄰上杭古田鎮,東臨江山鄉。土地總面積102.2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8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萬人。有中學一所,初小十二所,幼兒園十六所,小學“四率”均達100%,村村實現通路、通電、通水、通電話。

小池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毛澤東、-等在小池“贊生店”部署“首打”和“三打”龍巖城的戰斗,為革命獻出了三百多名的優秀兒女。小池四面環山,中為盆地,是龍津河的發源地,平均高度海拔560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8.9°C。雨量充沛,有豐富的石灰石、鐵、錳等礦產資源。山青水秀,名勝古跡頗多,有“壽巖

+查看詳細小池鎮概況>>

榮譽排行:

2023年2月,福建省第三批高級版綠盈鄉鎮名單公布,小池鎮上榜。

2022年10月,福建省森林康養評定委員會研究確定小池鎮為2022年福建省級森林康養小鎮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小池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龍巖云頂茶園

云頂茶園位于龍巖市新羅區小池鎮境內,地處國家自然保護區--梅花山南麓、龍巖最高峰黃連盂南側,江山、小池、上杭步云兩縣三鄉交界處,是九龍江北溪最高最長的源頭之一,屬國家森林公園。交通方便,距龍

龍池書院

龍池書院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由知縣江藻主持修建,1929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長朱德曾在書院召開小池區第一次工農代表大會,群眾大會,在書院設立列寧小學,為市區保留最完整的

歷史沿革:

明代屬鐵石鄉龍門里小池社,有黃邦、黃畬、余畬、背畬、南山、河坑、均園等聚落。

清代至民國初為小池社。

1929年6月至1931年7月,1932年4月至11月,屬小池區蘇維埃政府轄區。

1933年,屬西池區,次年屬第六區。

1937年3月,屬第一區。

1941年12月,改為小池鄉。

解放初劃為小池區,1956年分為黃陂、儒蘆、卓美、源邦、南斜等鄉,隸屬龍池區,1957年9月撤區并鄉稱小池鄉,1958年9月設立小

+查看詳細小池鎮歷史沿革>>

陳仁麒

陳仁麒(1913—1994年),又名陳景麟,龍巖縣(今新羅區)小池人。民國2年(1913年)7月出生于貧苦農家。初級小學畢業后,當過學徒,種過田。民國18年,參加農民暴-動,任小池區少先隊長、文化委員

陳坤福

陳坤福,龍巖市小池鄉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生。他14歲入龍巖袁氏館子弟班學漢劇,16歲后參加龍巖“新樂天”和廣東“老三多”等戲班演戲,拜廣東名丑唐官賢、劉阿周、阿文丑等為師,專工漢劇丑角。由

吳潮芳

吳潮芳,龍巖小池鄉賴邦村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生。父母早喪,幼讀私塾三年,11歲當短工。民國16年(1927),參加村秘密農會。翌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夏任中共小池區委委員。民國18年春,

張金源

張金源(1911-1931),福建省龍巖縣小池鄉興貴村人。1930年參加革命,中共黨員,曾任閩西赤衛團政委。參加了創建閩西革命根據地的斗爭。1931年春夏之間在閩西蘇區“肅清社會民主黨”錯案中蒙冤,于

張沂養

張沂養(1907-1931),福建省龍巖縣小池鄉紅斜村人。1929年參加革命,中共黨員,曾任龍巖縣赤衛團政委。參加了龍巖-和創建閩西蘇區的斗爭。1931年5月在閩西蘇區“肅清社會民主黨”錯案中蒙冤,在

吳承昌

吳承昌(1913-1938),福建省龍巖縣小池鄉牛眠石村人。1930年參加革命,參加了創建閩西革命根據地的斗爭。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留在龍巖蘇區堅持斗爭,參加了閩西南地區三年游擊戰爭。抗

吳青旺

吳青旺(1913-1940),福建省龍巖縣小池鄉何家陂人。1937年參加革命,參加了閩西南地區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后隨所在部隊編入新四軍北上抗日,任新四軍第二支隊三團團部會計。參加了開辟皖江抗日


還有1個地名與小池鎮同名:

以下地名與小池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婷婷色综合aⅴ视频 | 亚洲日本电影五月天 | 久久午夜福利视频 |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精品一区 | 真人国产作爱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