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仙夾鎮 | 隸屬:永春縣 |
區劃代碼:350525117 | 代碼前6位:35052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轄區面積:約31.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868人 |
人口密度:約21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夾際村 | ~201 | 村莊 | 夾際村位于仙夾鎮南端,距離鎮區7千米、距離縣城22千米,南與南安市蓬華鎮相鄰,北與東里村相交;是一個著名的僑鄉,村里設有小學、中學、衛生院、老年人活動…[詳細] |
東里村 | ~202 | 村莊 | 東里村位于仙夾鎮偏南端,與夾際村相鄰;村里設有小學、老年人活動場地等主要農副產品有蘆柑、介菜等;幾年以來,村兩委堅持以“三個代表”主要思想為指導,緊緊…[詳細] |
德田村 | ~203 | 村莊 | 德田村位于仙夾鎮偏西端, 距離鎮中心6公里的一個小村莊;我村山清水秀、民風純樸、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村里設有小學、老年人活動場地等主要農副產品有蘆柑、…[詳細] |
美寨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美寨村位于仙夾鎮西北端, 距離鎮中心3公里的一個小村莊;我村山清水秀、民風純樸、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村里設有小學、老年人活動場地等主要農副產品有蘆柑、…[詳細] |
龍美村 | ~205 | 鎮中心區 | 永春縣仙夾鎮龍美村位于永春縣城西南部,鎮政府所在地,距永春縣城16公里,縣道347線公路貫通全村,轄區內溪流流域系晉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全村現有15…[詳細] |
龍水村 | ~206 | 村莊 | 龍水村位于仙夾鎮東北端, 距離鎮中心4公里;我村山清水秀、民風純樸、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村里設有小學、老年人活動場地等;主要農副產品有蘆柑、介菜等;幾…[詳細] |
龍湖村 | ~207 | 村莊 | 龍湖村位于仙夾鎮東端, 距離鎮中心3公里;我村山清水秀、民風純樸、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村里設有小學、老年人活動場地等;主要農副產品有蘆柑、介菜、茶等;…[詳細] |
山后村 | ~208 | 村莊 | 山后村位于仙夾鎮北偏東方向, 距離鎮中心3公里;與龍美村相交;我村山清水秀、民風純樸、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村里設有小學、老年人活動場地等;主要農副產品…[詳細] |
地名由來:
該鎮取仙鄉、夾際首字為名,稱仙夾鎮,別名西向鎮。
基本介紹:
一、基本情況
仙夾鎮地處永春西南山區,與南安,安溪相鄰,因位于岵山西部方向,故稱"西向"。宋清時期隸屬集慶鄉安平里十二都 ,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屬第五區,第八區,岵山區,1958年歸岵山公社,1961年劃出,成立仙夾公社,1984年改仙夾鄉,2001年改設仙夾鎮。全鎮總面積31.8平方公里,人口1.5萬,旅外僑胞2 萬多人,是永春著名僑鄉,F有耕地面積6864畝,人均0.64畝,山地31641畝,人均2.1畝,其中有林地29641畝,森林總蓄材量33200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7.3%。轄8個行政村,分別是夾際,東里,美寨,德田,龍水,龍美,山后,龍湖等村,共有89個村民小組,51個自然村落
榮譽排行: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仙夾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仙夾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夾際小學舊址位于永春縣仙夾鎮夾際村,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碧溪書院位于永春縣仙夾鎮夾際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靈鎮廟位于永春縣仙夾鎮美寨村,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早在北宋時期,全縣劃分為五個鄉,共轄十七里;至元代設置二十五都,此地隸屬集慶鄉安平里十二都(含小姑、西向、夾際等);1929年,全縣劃分為6個區,該鎮屬桃林區;1936年,永春縣成立區署,該鎮屬街尾區署;1942年實行新縣制,整編鄉(鎮)、保、甲,成立仙夾鄉;1958年10月實行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仙夾鄉屬岵山公社,易名為仙夾點;1961年全縣設22個公社,從岵山公社析出,成立仙夾人民公社(轄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