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夾際村 | 隸屬:仙夾鎮 |
區劃代碼:350525117201 | 代碼前6位:35052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夾際村,地名由來有三種:其一,以地形取名,因夾際兩邊是山,中間夾一溪水,水尾成一瀑布,故稱夾際。其二:以山形取名,夾際始祖鄭氏居天柱山下,而鄭氏始祖鄭樵居山中寫史之地稱夾際山。其三:以鄭樵號夾際為名。別名乞蔗。
榮譽排行:
2023年2月,福建省第三批高級版綠盈鄉村名單公布,{標題}上榜。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夾際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17年8月,福建省第二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公布,夾際村位列其中。
基本介紹:
夾際村位于仙夾鎮南端,距離鎮區7千米、距離縣城22千米,南與南安市蓬華鎮相鄰,北與東里村相交;是一個著名的僑鄉,村里設有小學、中學、衛生院、老年人活動場地等;主要農副產品有蘆柑、芥菜、食用菌、茶葉等;幾年以來,村兩委堅持以“三個代表”主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富村強民這一工作重心,牢牢抓住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這一歷史機遇,堅持抓班子,帶隊伍,理清思路,完善制度,優化機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促進了全村經濟建設和各項公益事業的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斷向前推進,全面達到并超過泉州市寬裕型小康村標準。
夾際村與東里村、龍湖村、德田村、美寨村、龍美村、龍水村、山后村相鄰。
歷史沿革:
始祖敦厚公自明天順二年(1458年)由德化遷入,新中國成立前國民黨時期命名為“保”,新中國成立后初期命名為“鄉”,20世紀50年代命名為“大隊”,“文化大革命”期間命名為“村革命委員會”,20世紀80年代至今命名為夾際村委會。
周邊相關:
夾際村附近有牛姆林生態旅游區、蓬壺百丈巖、永春雪山、烏髻巖景區、蓬壺仙洞風景區、仙洞普濟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永春老醋、永春蘆柑、永春佛手茶、金桔糖、永春閩南水仙、永春漆籃等特產,有永春紙織畫、永春漆籃制作技藝、永春順德堂老醋釀制作技藝、順德堂、永春紙織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