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排村 | 隸屬:培豐鎮 |
區劃代碼:350803107204 | 代碼前6位:35080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此地山排田園較多,望之茫茫,前人從洪源搬來山排田下方定居,故叫大排下,群眾為方便起見,省去“下”字,習慣稱作大排,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大排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大排村地處培豐鎮集鎮地段,現有人口3860人,950戶,劃分29個村民小組,12個自然村,耕地面積有1700多畝,山地面積20000多畝。本村現有黨員110名,長期以來,大排村兩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要求,依托集鎮建設,大力改善基礎設施,積極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
大排村與洪源村、孔夫村、長流村、文東村、東中村、文溪村、振東村、豐田村、嶺東村、上和村相鄰。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培豐鄉,大排與洪源共設六個保,1949年設大排村,1952年民主建政設大排鄉,1958年初撤區并鄉,屬培豐鄉,設大排管理區,1959年并公社,屬坎市公社,1961年分公社屬培豐公社,分社大排和洪源兩個大隊,1963年合公社,屬坎市公社,大排洪源合并為大排大隊,1966年至1976年期間曾一度改為紅排大隊,后又恢復為大排大隊,1980年大排與洪源又分設兩個大隊,1984年屬坎市鎮,改稱大排
周邊相關:
大排村附近有福建土樓(永定)旅游景區、高北土樓群(土樓王景區)、洪坑土樓群(民俗文化村)、龍巖天子生態旅游區、南溪土樓群、初溪土樓群等旅游景點,有永定紅柿、永定巴戟天、永定菜干、永定六月紅早熟芋、永定美蕉、永定萬應茶等特產,有客家土樓營造技藝、中醫養生(永定萬應茶)、永定客家土樓楹聯、龍巖山歌、閩西客家元宵節慶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