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常源村 | 隸屬:禮門鄉 |
區劃代碼:350925201207 | 代碼前6位:35092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常源村因地處山坳,且有“石林”故原名石竹坑,后改稱“常源”。
基本介紹:
常源行政村,村委會駐常源自然村,為革命老區村。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9年改為大隊委員會,1981年改為村委會。原轄常源、陳坑2個自然村,現轄常源1個自然村。常源村因地處山坳,且有“石林”故原名石竹坑,后改稱“常源”。舊屬寧德縣管轄,舊稱寧德縣十八都二圖常源境。大林村始祖黃隆公于元朝中葉由江西省(現邵武市和平鎮)入寧德霍童,后根據黃鞠公留下的“八句詩”:“駿馬登程出外疆,任從隋地立綱常。喬遷異境獨吾境,鼎建他鄉即故鄉。早晚莫忘親囑咐,晨昏當念祖蒸堂。憑心積德多多愛,三七男兒大識昌。”與常源村黃姓宗親相認,遷入常源村。
常源村位于禮門鄉西北部,距鄉政府駐地15公里。村莊坐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認定為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2023年12月,常源村被命名為2023年度福建省森林村莊。
2023年2月,福建省第三批高級版綠盈鄉村名單公布,常源村上榜。
2022年12月,福建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常源村為2022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常源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19年6月,常源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5年10月,常源村入選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
歷史沿革:
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9年改為大隊委員會,1981年改稱村委會。
周邊相關:
常源村附近有九龍漈風景名勝區、鯉魚溪、陳峭古村、周寧縣塔公園、周寧滴水巖、林公忠平王祖殿等旅游景點,有官司綠茶、官司云霧茶、周寧高山馬鈴薯、甘薯粉條、泥鰍面、魔芋粉條等特產,有周寧鯉魚溪護魚習俗、柘榮剪紙、寧德霍童線獅、壽寧北路戲、屏南四平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