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營鄉 | 隸屬:臨洮縣 |
區劃代碼:621124201 | 代碼前6位:621124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甘J |
長途區號:0932 | 郵政編碼:743000 |
轄區面積:約141.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7萬人 |
人口密度:約8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趙家臺村 | ~201 | 村莊 | 此地居民以趙姓為主,且居住在山塬上,故名![詳細] |
上窯坡村 | ~202 | 村莊 | 在此平緩的山坡上最早有人以窯洞為居,久而久之形成居民點,得名窯坡,故名![詳細] |
下營村 | ~203 | 村莊 | 明清時曾設過兵營,有上、下營之分。相傳明太祖派大將徐達西征,為擊潰元朝廓括貼木爾部殘余勢力在此扎營安寨,駐扎重兵,得名下營,故名![詳細] |
上營村 | ~204 | 鄉中心區 | 明清時曾設過兵營,有上、下營之分。相傳明太祖派大將徐達西征,為擊潰元朝廓括貼木爾部殘余勢力在此扎營安寨,駐扎重兵,得名上營,故名![詳細] |
瓦窯灘村 | ~205 | 村莊 | 據此地原建有燒制瓦塊的瓦窯洞,并且地勢比較平坦、寬敞,得名瓦窯灘,故名![詳細] |
鄧昌村 | ~206 | 村莊 | 此地早先以鄧姓人居多,為祈求繁榮昌盛,得名鄧昌,故名。…[詳細] |
包家山村 | ~207 | 村莊 | 包姓人在此山上居住并形成的村莊,故名。1958年公社化后為鄧昌生產隊,1961年為包家山大隊,1968年改名為育紅大隊,1972年復名包家山大隊,19…[詳細] |
好水村 | ~208 | 村莊 | 相明初,元朝殘余勢力廓括貼木爾部盤踞于此,被大將徐達率軍擊潰。然后以此為據點,揮師東進,平定定西、慶陽等地,地處馬啣山麓,是明、清時期五大兵營(上營、…[詳細] |
劉家下頭村 | ~209 | 村莊 | 此居民點位于好水營村下面,且以劉姓人居多,得名劉家下頭,故名![詳細] |
墁坪村 | ~210 | 村莊 | 墁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漆家溝村 | ~211 | 村莊 | 漆姓人首先在此山溝居住而形成的村莊,故名。…[詳細] |
黎明村 | ~212 | 村莊 | 當地村民憧憬幸福的日子,為了使幸福的日子早日到來,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清時期此地設置兵營,有上營、下營、好水營等,故名。
基本介紹:
上營鄉地處臨洮縣東北部,東靠馬啣山,與榆中縣毗鄰,南鄰峽口鎮,西北與新添、辛店二鎮接壤,鄉政府駐上營村,距縣城37千米。民國時屬上營鄉。1949年9月設立上營區轄上營鄉。1956年8月為上營鄉。1958年9月設立紅峰人民公社。1961年8月設立上營人民公社。1983年6月改為上營鄉,F轄上營、下營、窯坡、趙家臺、包家山、上漫坪、漆家溝、鄧昌、瓦窯灘、黎明、劉家下頭、好水營1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12個村民小組,轄區總人口1.7367萬人,有農村黨支部17個,鄉機關黨支部2個,黨員716名,其中機關黨員41名,行政區域面積141.17平方千米。
上營鄉境內地勢東高西低,境內山多川少,梁峁起
榮譽排行:
2023年2月,甘肅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上營鄉為2022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歷史沿革:
民國時屬上營鄉,1949年為第五區,1956年為上營鄉,1958年設立紅峰人民公社,1965年設立上營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上營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