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星甸街道 | 隸屬:浦口區 |
區劃代碼:320111008 | 代碼前6位:320111 |
行政區域:江蘇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蘇A |
長途區號:025 | 郵政編碼:210000 |
轄區面積:約141.1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08萬人 |
人口密度:約28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4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星興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得名取“星甸興旺”之意。自命名以來沿用至今。…[詳細] |
萬隆社區 | ~002 | 城鄉結合區 | 萬隆社區:社區辦公地址位于星甸敬老院北側。…[詳細] |
石窯社區 | ~003 | 村莊 | 因境內有石灰窯,故名。民國初期建村,因村旁有幾座石灰窯,故以石灰窯得名。1957年成立石灰窯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9月改建石窯生產大隊,198…[詳細] |
解放橋社區 | ~004 | 村莊 | 2000年,由解放村、磙橋村和星火村合并,成立社區居委會,取原三村中“解放”和“橋”字,故名。…[詳細] |
石橋社區 | ~005 | 主城區 | 該社區為石橋自然鎮,民國中期至2000年,歷為鄉公所、人民公社、鄉人民政府駐地,以“石橋”這一地名為社區名,以保留古鎮地名免于湮沒。…[詳細] |
后圩村 | ~200 | 村莊 | 后圩村地處星甸鎮西北,與安徽全椒、和縣、滁縣接壤,南枕南京九峰山8公里、北眺滁河14.3公里,轄區面積約12700畝,全村共有5個村民組(19個自然小…[詳細] |
十里村 | ~201 | 村莊 | 十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湯集村 | ~202 | 村莊 | 湯集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雙山村 | ~203 | 村莊 | 雙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高廟村 | ~204 | 村莊 | 高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石村村 | ~205 | 村莊 | 石村社區:與和縣石楊鎮、香泉鎮交界,全村總面積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23.6畝,全村19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013戶,總人口4037人。…[詳細] |
山西村 | ~206 | 村莊 | 山西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九華村 | ~207 | 村莊 | 星甸街道九華村位于南京市浦口區西南,村域面積6.7平方公里,村域面積6.7平方公里,耕地2802.4畝,土地流轉面積695畝。全村現有茶葉種植面積23…[詳細] |
王村村 | ~208 | 村莊 | 王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星甸源于當地的一座新殿廟,后訛化演變為星甸。
基本介紹:
星甸鎮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面積141.19平方公里,人口5.04萬人,管理8個居委會、6個村委會。
星甸街道位于南京西郊,東北緊臨南京老山森林公園和湯泉旅游風景區,西與安徽接壤。寧合高速公路、南京繞城公路和長江三橋穿鎮而過,經寧合高速至南京長江大橋,距浦口火車站、浦口碼頭各 18 公里,至板橋汽渡 7 公里,距南京機場和新生圩外貿碼頭分別為 35 公里和 38公里,乘車 1 小時可抵達合肥機場。水路南有長江,北依滁河,公路在鎮內縱橫交錯。
山清水秀,聞名遐邇的國家級老山森林公園綿延數十里,有千年古剎兜率寺、九峰寺,有名勝古跡斬龍橋、晾夾寺、更有神奇傳說的龍洞、天井洞、烏龍潭
榮譽排行:
2023年1月,江蘇省愛衛辦命名星甸街道為2022年江蘇省健康鎮。
2021年1月,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命名星甸街道為第三批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村。
2016年12月,江蘇省愛衛會命名星甸街道為2016年度江蘇省衛生鎮(村)。
文化旅游:
陶莊烏龜墩遺址[湯泉街道龍山居委會陶莊組西側�新石器時代、商周�區文物保護單位]俗名烏龜墩,面積約4800平方米,高2.5米,文化層厚3-4米。1982年發現。上
建于清道光初年,原為3孔石拱橋,長10米,寬3米,拱高15米,拱券為縱聯分節并列式,中孔凈跨5.2米。原橋構件一無所存,僅橋址還在原地。現橋長30米,寬5.5米,高13.5米。建橋之處傳說為
“羅漢寺在治西四十里翠云山之陽,宋太平興國(976-983)中建,嘉定庚午(1210)及明永樂辛卯(1411)、國朝康熙戊戌(1718)均重修。樓閣飛翔,房廓繚曲,后依林麓,前看溪泉,洵為一
位于浦口區石橋鎮石村村秦山上。石村也稱石村廟,抗日戰爭期間是江全革命根據地。1944年2月17日,烏江據點日、偽軍40余人侵擾石村廟,被抗日武裝江全大隊、和含獨立大以及地方大刀圍殲,斃敵13
茶壺店遺址[湯泉街道龍山居委會茶壺店組�周�區文物保護單位]面積約7000平方米,高約5米,文化層厚4米左右。1958年發現。出土遺物有夾砂紅陶鬲,夾砂紅陶甗,細
歷史沿革:
1950年,稱星甸鄉;1958年9月,改稱星火人民公社;1961年,易名為星甸人民公社;1983年5月,復改稱星甸鄉;1986年2月,撤銷星甸鄉,改設星甸鎮;2012年7月,石橋鎮和星甸鎮,將原石橋鎮和星甸鎮合并設立星甸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