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洞鎮 | 隸屬:肅州區 |
區劃代碼:620902112 | 代碼前6位:620902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F |
長途區號:0937 | 郵政編碼:735000 |
轄區面積:約237.0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608人 |
人口密度:約2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東洞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東洞鎮東洞村距鎮政府1.8公里,是東洞鎮的中心村,位于集鎮以東,村委會周邊現有集鎮住戶28戶,112人。全村現轄7個村民小組,368戶,1042人,耕…[詳細] |
四號村 | ~201 | 村莊 | 東洞鎮四號村位于東洞集鎮以西17公里處,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共有216戶、831人,耕地面積3200畝,兩洞公路穿村而過,北靠西洞鎮,南鄰東洞戈壁生態…[詳細] |
舊溝村 | ~202 | 村莊 | 東洞鎮舊溝村位于東洞鎮集鎮西南8公里處,全村轄6個村民組,210戶769人,耕地面積3450畝。兩洞公路依村而過,也是祁連山麓特色觀光旅游環線的必經要…[詳細] |
小廟村 | ~203 | 村莊 | 東洞鎮小廟村地處肅州區沿山地帶,距肅州城區32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現轄7個村民小組,農戶265戶1050人,耕地面積3060畝,全村農民收…[詳細] |
新溝村 | ~204 | 村莊 | 新溝村地處東洞鎮南3公里處, 地處兩洞公路沿線,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農戶258戶,人口918人,實有耕地4276畝,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制種…[詳細] |
棉花灘村 | ~205 | 村莊 | 東洞鎮棉花灘村地處東洞集鎮東南6公里與兩洞路交匯處,距肅州城區32公里,轄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12人,共496戶,實有耕地面積7100畝,全村經…[詳細] |
石灰窯村 | ~207 | 村莊 | 東洞鎮石灰窯村位于肅州區東洞鎮西北角,地處祁連山北麓,距離東洞鎮政府6公里,下轄8個村民小組,638戶,2410人,耕地面積11246畝,人均4.6畝…[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洪武元年(1368年),大將馮勝平定河西,在酒泉移民屯田,為引水灌溉,擢千戶曹贊集夫匠在洪水河兩岸鑿壁穿洞,引水上東岸,命此渠為東洞子壩,遂稱東洞。
基本介紹:
東洞鎮座落于著名的古絲綢之路河西走廊西端,距酒泉市區30公里,地勢平坦,南望巍峨祁連山,北通全國集鎮建設示范點總寨鎮,東與素有美稱的紅山鄉接壤,西鄰酒泉火車站,所屬地段交通便利,蘭新鐵路復線縱貫全境,并與312國道毗鄰,全鄉通訊方便,集鎮環境優美,文化娛樂等各種設施配套,有利于各界仁人志士經商辦廠,施展才華。境內東西長22公里,南北寬11公里,地域十分遼闊。內轄行政村9個,村民小組57個,現有人口8295人,總耕地面積29040畝,農民人均純收入現已達到3350元,曾被甘肅省人民政府授予“售糧模范鄉”稱號,98年經省上驗收,躋身于小康鄉行列。
氣候特點:東洞鄉地處沿山冷涼灌區,年平均氣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東洞鎮被授予甘肅省第十六批省級文明村鎮稱號。
歷史沿革:
1949年以前,屬西店鄉。
1950年,建政后,屬西店區。
1954年,屬小廟區。
1955年,撤區并鄉后,四號、東洞、北溝、石灰窯4鄉合并建立東洞鄉,將東坪、西坪鄉劃歸紅山鄉。
1958年9月,建立東洞鄉公社。
1966年11月,更名星火公社。
1971年2月,復原名。
1983年,改為東洞鄉。
2017年,東洞鄉撤鄉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