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平鎮 | 隸屬:武鳴區 |
區劃代碼:450110102 | 代碼前6位:450110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A |
長途區號:0771 | 郵政編碼:530000 |
轄區面積:約23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2.72萬人 |
人口密度:11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文溪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取文林一、二村和橋溪村各一字而得名。民國時設文林一、二村和橋溪村。1952年合設文溪鄉。1958年分設文一、文二、橋李、橋溪4大隊。1962年合設文…[詳細] |
林瑯村 | ~201 | 村莊 | 以“山水琳瑯滿目”之意取名民國時設林瑯村。1952年改鄉。1958年改大隊。1962年改公社。1966年改大隊。1980年稱林瑯大隊革命委員會,198…[詳細] |
林淥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取林李、隴淥2個自然村各一字而得名。民國時設林李、隴淥2村。1952年合設林淥鄉。1958年改大隊。1962年改公社。1966年改大隊。1980年稱林…[詳細] |
新聯村 | ~203 | 村莊 | 以“新建并駐聯合”取名。民國時設武龍、開蒙2村。1952年合設新聯鄉。1958年改大隊。1962年改公社。1966年改大隊。1980年稱新聯大隊革命委…[詳細] |
鳳陽村 | ~204 | 村莊 | 該駐地四面環山,有五座山形似五鳳朝陽。民國設鳳陽、五聯2村。1952年合設鳳陽鄉。1958年分設鳳陽、弄立、富靈3大隊。1962年合設鳳陽公社。196…[詳細] |
慶樂村 | ~205 | 村莊 | 因取慶昌、樂安2個自然村各一字得名。民國時初設蒙河、律會、壇審3村。1946年并為慶昌、樂安2村。1952年合設慶樂鄉。1958年分為幸福、顯昌、蒙河…[詳細] |
文壇村 | ~206 | 村莊 | 1952年文育、文筆、壇槐3村合設文壇鄉,各取一字得名。…[詳細] |
葛陽村 | ~207 | 村莊 | 葛陽圩,傳南宋建炎元年(1127)已成圩市,清乾隆年間(1736~1795)翰林院編修、村人劉定逌在此建葛陽書院,取諸葛亮、王陽明各一字得名。…[詳細] |
朱董村 | ~208 | 村莊 | 因取朱陸、董劉各一字得名。“朱”指朱陸。“董”指董劉。…[詳細] |
鄀太村 | ~209 | 村莊 | 鄀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同貴村 | ~210 | 村莊 | 以“共同富貴”意取名。民國時設同貴村。1952年改鄉。1958年改大隊。1962年改公社。1966年復改大隊。1980年稱同貴革命委員會。1984年改…[詳細] |
均致村 | ~211 | 村莊 | 取壇均、那致各一字得名。“均”指壇均村;“那”指那致村。…[詳細] |
聯桂村 | ~212 | 村莊 | 因取六聯、梨桂各一字得名。“聯”指六聯村。“桂”指梨桂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寓意平安太平。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自治區綠化委員會決定授予太平鎮2021年度廣西森林鄉鎮稱號。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太平鎮人口數量為2.72萬人,位列武鳴區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1位。
基本介紹:
[概況]太平鎮位于縣境東南部,南與邕寧縣毗連,東與賓陽縣交界,1994年12月由鄉改為鎮建制。鎮人民政府設在林圩,距縣城18公里。全鎮轄8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160個村民小組,95個自然屯。2002年有8526戶,30790人,其中壯族占97%。鎮境屬丘陵地區,總面積237平方公里,森林面積15萬畝,石山4.2萬畝,耕地面積68699.6畝,其中水田25571畝,旱地43128.6畝。礦產有錳礦、重晶石等。全鎮建有小型水庫18個,總有效庫容量480.7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2.4萬畝。2002年糧食總產量1585萬公斤,花生產量1444噸,甘蔗產量3.1萬噸,水果17705噸,木薯產量16
文化旅游:
葛陽文昌閣位于武鳴縣太平鎮葛陽村葛陽圩,時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1983年,葛陽文昌閣被公布為武鳴縣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代,屬樂昌鄉。
民國初年,屬南區的林圩、羅諳、葛圩等團。
民國中期,為南區的葛陽鄉、林羅鄉。
解放后,屬太平區(第2區),曾設太平鄉、葛陽鄉、上江鄉、太平鄉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改稱太平鄉。
1994年12月,撤鄉建鎮。
2005年7月,上江鄉整體并入太平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