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嘉鄉 | 隸屬:正寧縣 |
區劃代碼:621025205 | 代碼前6位:621025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甘M |
長途區號:0934 | 郵政編碼:745000 |
轄區面積:約93.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635人 |
人口密度:約3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林坡村 | ~200 | 村莊 | 此地原來長有梨樹,且地形為山坡,故稱梨園坡,后雅化為林坡。…[詳細] |
東莊村 | ~201 | 鄉中心區 | 因位于鄉政府以東而得名。以前稱東莊村。1958年9月成立三嘉公社時改稱東莊大隊。1983年9月三嘉公社改稱三嘉鄉時,改稱東莊村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后坡村 | ~202 | 村莊 | 因居住方位和地形而命名。以前稱后坡村。1958年9月成立三嘉公社時稱后坡大隊。1983年9月三嘉公社改稱三嘉鄉時改稱后坡村村民委員會,一直沿用至今。…[詳細] |
瑯琊洼村 | ~203 | 村莊 | 據說該村很早以前遍地叢生狼牙刺(一種野生植物),因而得名。…[詳細] |
松樹坪村 | ~204 | 村莊 | 傳說很早以前此處地勢平坦,生長松樹,繁盛茂密,故稱松樹坪村。…[詳細] |
關家川村 | ~205 | 村莊 | 因地處川區,且多數住戶姓關,故稱關川村。…[詳細] |
劉家川村 | ~206 | 村莊 | 因多數住戶姓劉,且地形為川道而得名。以前稱劉家川村。1958年9月成立三嘉公社時稱劉家川生產隊,隸屬關家川大隊。1964年從關家川大隊分設劉家川大隊。…[詳細] |
蔡頭灣木材檢查站生活區 | ~500 | 村莊 | 蔡頭灣木材檢查站生活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劉家店林場 | ~501 | 村莊 | 劉家店林場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民國元年(1912年),在境內后坡、東莊、林坡三條塬設有三甲,時稱“三甲塬”。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稱“三家塬”,后雅稱“三嘉”。
基本介紹:
三嘉鄉位于正寧縣東南部,子午嶺西麓,與陜西省旬邑縣職田鎮相鄰,屬黃土高原溝壑區,地勢東高西低,最高海拔1756米,最低海拔1400米,塬、梁、山茆、溝、谷結合,東部多山,為子午嶺林區,西部為帶狀殘塬,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4公里,年平均降雨量620mm,年平均氣溫8.3℃,全年無霜期163天,霜凍、干旱、冰雹為主要自然災害。
全鄉總面積93.6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39個村民小組和國營劉家店林場,1718戶、7012人,(其中農業人口6774人),耕地面積28890畝,人均4.12畝,其中糧田面積17369畝,果園面積12000畝,經濟作物面積4500畝。2005年糧食總產量4620噸
榮譽排行:
2020年3月,甘肅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三嘉鄉為2019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歷史沿革:
明代時期,屬香廟里。
清初時期,屬和恒里;后屬正寧縣南鄉。
民國元年(1912年),屬永和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8月,屬新正縣三嘉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原栒邑縣的狼牙坬劃入。
1956年5月,撤銷三嘉區,設南莊子、關家川2縣轄鄉。
1958年9月,南莊子、關家川2鄉合并為南莊子公社。
1959年6月,更名三嘉公社。
1983年9月,改三嘉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