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門村 | 隸屬:金浦街道 |
區劃代碼:440513004201 | 代碼前6位:44051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位于金浦村之南,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南門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南門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南門村榜上有名。
2020年8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首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名單,南門村榜上有名(蔬菜)。
基本介紹:
南門村簡介
金浦街道南門村,位于潮陽城區以西5公里,國道324線貫穿全境,交通條件優越。總面積7.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630畝,山地4000畝;人口14093人,分成四個自然片,32個村民小組。黨總支兩委成員9人,黨員228人。歷年來,多次被潮陽區委、區政府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固本強基先進單位”等稱號。
金浦街道南門村是鄭希同志主持創建的潮、普、惠南交通聯絡點,是廣東省批準為解放戰爭時期的革0據地。近年來,總支圍繞“立足農業,超出農業”的新思路,大力發展三高農業和鄉村企業。首先是充分發揮郊區型經濟優勢,加大發展“乃洋”蔬菜基地,服務城區居民生活需
歷史沿革:
南宋至元代,梅東村屬潮陽縣興仁鄉。
明清至民國初,先后屬潮陽縣興練都、附廓都。
1949年稱南門村,屬金浦鄉;1953年屬潮陽第一區,稱南門鄉;1958年稱南門大隊,屬金浦公社;1983年又稱南門鄉,屬金浦區;1986年稱南門村委會,屬金浦鎮;1991年,稱南門管理區辦事處;1994年稱南門村,屬金浦街道;1999年稱南門村民委員會,屬金浦街道,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南門村附近有汕頭蓮花峰風景區、大峰風景區、潮陽靈山寺、潮陽蓮花峰摩崖石刻、姚氏大宗祠(潮陽青年抗日救亡同志會舊址)、海門蓮峰書院等旅游景點,有西臚烏酥楊梅、金玉三捻橄欖、潮陽姜薯、鴛鴦膏蟹、酥皮蟹盒、鱟馃等特產,有潮陽英歌、潮陽剪紙、潮陽笛套音樂、貴嶼雙忠信俗、潮陽英歌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