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澄華街道 | 隸屬:澄海區 |
區劃代碼:440515003 | 代碼前6位:44051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0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轄區面積:約17.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1.62萬人 |
人口密度:679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城西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城西社區”指位于原澄海縣城西部。前屬海陽縣懷德鄉下外莆都辟望。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設立澄海縣,以辟望為縣治。曾名西社,后改稱城西。1921年廢…[詳細] |
西門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古之西門村,位于舊城垣西門郊外一帶,南宋潮州府置辟望司于此,屬辟望港口一碼頭,船只停泊之所。有莊、馬、許等幾姓人家居住,以起卸貨物為生,原名莊厝碼頭。…[詳細] |
嶺亭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嶺亭社區居委會簡介
嶺亭在澄海城西南郊南嶺隴頂(頂與亭諧音),故名。明嘉靖年間,重修官道和水利重點南橋,該村在南橋頭,又名橋頭。1945年與西門…[詳細] |
美埭社區 | ~004 | 主城區 | 美埭社區簡介
美埭社區位于澄海區城區南側,此地原系韓江出海口,河沙沖積成沙隴。相傳董氏先在此筑土壩圍墾埭田,后繼鄭、林、陳、蔡、黃、王…[詳細] |
上埭社區 | ~005 | 主城區 | 上埭社區居委會簡介
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澄華街道上埭社區居委會(上埭村),位于澄海區新市區西南。南臨韓江,北倚蓮峰。面積0.8平方公里。古時呈韓江…[詳細] |
冠山社區 | ~006 | 城鄉結合區 | 冠山社區居委會簡介
冠山,宋代己有十余小村,元代漸并成村,因北枕神山,林茂石奇,取其“秀甲邑中群山”故名。鄉中貫長街,狀若魚脊,別名“冠隴”。地…[詳細] |
上窖社區 | ~007 | 城鄉結合區 | 上窖社區簡介
上窖村,原名玉窖,座落在澄海區澄華街道西畔,南臨韓江支流西溪,,創鄉歷史悠久。史載宋代公元(960-1297)間,福建莆田人至此創…[詳細] |
下窖社區 | ~008 | 主城區 | 下窖居委會簡介
下窖居委會轄區,位于澄海區市政中心地帶,瀕臨韓江,距國道324約500米,面積約二平方公里,目前農業戶口近一萬人,隸屬汕頭市澄海…[詳細] |
華文社區 | ~009 | 主城區 | “華文社區”指社區位于澄華街道,以文冠路為主干道,取其“華”“文”為社區名稱。…[詳細] |
華冠社區 | ~010 | 主城區 | “華冠社區”指該社區位于澄華街道,以文冠路為主干道,取其“華”“冠”為名,合稱華冠。…[詳細] |
地名由來:
取澄城鎮與上華鎮各取一字命名。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澄華街道人口數量為11.62萬人,位列澄海區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
基本介紹:
澄華街道位于澄海城區西側,轄區面積13.05平方公里,人口7萬多人,旅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5萬多人,是著名的僑鄉之一。澄華街道緊靠汕頭市區,距汕頭國際機場5公里,距汕頭港、廣梅汕鐵路10公里,深(圳)汕(頭)廈(門)高速公路和324國道橫貫境域南北。
近年來,澄華街道充分發揮良好的區位優勢,積極改善投資軟硬環境,加快外引內聯步伐,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客商前來投資,成為新的投資熱點區域。街道現有工業企業1200多家,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達到30多家,奧迪玩具實業公司、崇錦實業(集團)公司、世聰制衣有限公司等企業年產值均超1億元。2000年全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20.3億元,稅收達到519
文化旅游:
冠山書院,在現在的汕頭市澄海區境內,在這里有一副有名的對聯:“禮門辟冠山,亦步亦趨追鹿洞;道岸登澄水,為高為美溯杏壇。”聯中的冠山二字,指的就是冠山書院。從歷史來看,冠山書院可謂是澄海文化的
神山位于澄海區澄華街道冠山居委會轄區內。神山高十一丈,周圍七百余步,山雖不高,但峰壑峭立,樹木崢嶸,風景秀麗,古跡眾多,為澄海古八景之一,名曰“冠山環翠”。明隆慶二年(1568年)澄海置縣之
歷史沿革:
1996年1月24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澄城鎮建制,將原來屬于澄城鎮的5個居民委員會和上華鎮的3個村民委員會設立澄華街道。
許包野(1900一1935年),祖籍廣東省澄海縣冠隴鄉,1900年5月出生于泰國一個華僑家庭,7歲回到祖國。1920年,許包野赴法國勤工儉學,先后在法國、德國和奧地利攻讀哲學,并獲得博士學位。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