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子湖街道 | 隸屬:鄭東新區 |
區劃代碼:410174014 | 代碼前6位:410174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豫A |
長途區號:0371 | 郵政編碼:450000 |
轄區面積:約17.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7萬人 |
人口密度:約8012人/平方公里 | |
辦事處地址:姚橋社區薛夏南街與小夏街交叉口 | |
下轄地區:14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磨李社區 | ~001 | 城鄉結合區 | 李姓在此定居最早,因此處位于熊兒河和賈魯河支流的交匯處,兩支河流在村西北交匯東流,水量充足,水流湍急。李姓在河上架上水磨,利用水力磨糧食。人稱水磨李,…[詳細] |
姚橋社區 | ~002 | 主城區 | 早年姚姓在此定居,因為瀕臨魏河,后在河上修建一座供行人過河的橋,故名姚橋。…[詳細] |
夏莊社區 | ~003 | 城鄉結合區 | 夏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
陳三橋社區 | ~004 | 城鄉結合區 | 明中期,原老鴉陳村有個叫陳四的最先到此做生意開飯館,生意紅火,還出錢幫村民重新修整賈魯河橋。后來陳四的哥哥陳三也來此開了一家飯館,生意也不錯,后來陳氏…[詳細] |
時埂社區 | ~005 | 主城區 | 在明末清初,從今二七區馬寨鎮劉胡垌村、時寨自然村遷此。那時處于半丘陵地帶,十年九不收,無法維持生活,一遇到雨季,房屋就浸泡在雨水之中。時安邦就把院落周…[詳細] |
薛崗社區 | ~006 | 鎮鄉結合區 | 明初大移民,山西薛姓弟兄五人,留一個在老家延續血脈,其他兄弟四個隨父母經洪洞縣大槐樹下,移民中原地區,故名薛崗。…[詳細] |
后牛崗社區 | ~007 | 城鄉結合區 | 最早牛姓在此處沙崗定居,牛姓屬于打郭牛的分支,是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來的牛姓,故名牛崗。后為了區別東北部另一個牛崗,以鄭州為參照方位,距離近的為前牛崗…[詳細] |
知啟街社區 | ~008 | 城鄉結合區 | 因區域內知啟街得名。2017年4月11日成立得名,沿用至今。…[詳細] |
文苑路社區 | ~009 | 主城區 | 因區域內文苑路得名。2017年4月11成立得名,沿用至今。…[詳細] |
春華街社區 | ~010 | 主城區 | 因區域內春華街得名。2017年4月11成立得名,沿用至今。…[詳細] |
明德街社區 | ~011 | 主城區 | 因區域內明德街得名。2019年12月6成立得名,沿用至今。…[詳細] |
賈魯街社區 | ~012 | 主城區 | 因區域內賈魯街得名。2019年12月6成立得名,沿用至今。…[詳細] |
河大社區 | ~013 | 主城區 | 河大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崇德街社區 | ~014 | 主城區 | 因區域內道路崇德街得名。2022年2月18日成立得名,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龍子湖街道因境內龍子湖而得名。
基本介紹:
龍子湖街道辦事處位于金水區東北部,2005年11月由姚橋鄉人民0改為龍子湖街道辦事處。全辦面積68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常駐人口近3萬人,流動人口約4.5萬人。連霍高速橫跨東西,京珠高速縱貫南北,在轄區重要位置交匯形成美麗壯觀的亞洲第一大立交橋,尤其是隨著鄭開大道和龍子湖外環路的開通,進一步拉近了鄭州到開封的距離,形成了經緯縱橫,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河南教育學院、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和河南廣播電視大學等8所高校的入駐,為轄區的發展創造了濃厚文化氣息,提供了人才資源優勢,構成了經濟和社會發展得天獨厚的環境和有利條件。
近年來,辦事處在金水區委、區0的正確領導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
歷史沿革:
1987年,龍子湖街道一帶為姚橋鄉。
2005年11月,撤銷姚橋鄉,設立龍子湖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