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廣東省 > 云浮市 > 羅定市 > 圍底鎮

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圍底鎮

[移動版]
地名:圍底鎮隸屬羅定市
區劃代碼:445381109代碼前6位:445381
行政區域:廣東省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粵W
長途區號:0766 郵政編碼:527300
轄區面積:約62.2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3.18萬人
人口密度:約511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圍底社區~001主城區
因駐地圍底街中心,故名。1989年5月設立,稱圍底社區居民委員會,且沿用至今。…[詳細]
陀沖村~201村莊
定名后沿用至今。朱氏始祖于清代自南雄鎮珠璣行遷到陀埇村落戶,形成本村委最早的村落。之后,冼、梁、吳、陳、蔣、黃、張、彭、康、鄧、歐、羅、李氏始祖相繼遷…[詳細]
秋風村~202村莊
1635年建村,原稱山逕塘,后改稱秋風,屬瀧水縣;清屬羅定州五都;1912-1949年期間屬羅定縣第六區圍底團;新中國成立后隸屬第二區;1953年5月…[詳細]
城圍村~203村莊
轄區內村民大多是從城圍村分支出來的,故名。…[詳細]
鳳山村~204城鄉結合區
明朝時建村,稱鳳山,屬瀧水縣;清屬羅定州五都;民國期間屬羅定縣第六區圍底團;新中國成立后隸屬第二區,1953年5月屬從第二區分出設立的第十區(圍底區)…[詳細]
蓮塘頭村~205城鄉結合區
定名后沿用至今。陳氏始祖于公元1760年自圍底鎮盤龍村遷到蓮塘頭村落戶,形成本村委最早的村落。之后,馬氏始祖也遷到該村落戶。現有陳、馬共2姓,最大姓陳…[詳細]
五華村~206城鄉結合區
因村委會轄區內有5個叫“五華社”的社壇,故名。…[詳細]
文崗村~207城鄉結合區
因村委會設在文崗路囗,故名。定名后沿用至今。陳氏始祖文敘清代自廣東省云浮市羅定縣圍底鎮新屋村遷到該地落戶,形成本村委最早的村落。之后,胡、楊、鄭、羅、…[詳細]
尋賢村~208城鄉結合區
尋賢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2,為城鄉結合區。…[詳細]
古薄塘村~209城鄉結合區
定名后沿用至今。陳氏始祖于清代時自羅定縣圍底鎮宦塘村遷到古薄村落戶,形成本村委最早的村落。之后,葉氏始祖也遷到該村落戶。現有陳、葉共2姓,最大姓陳,占…[詳細]
宦塘村~210城鄉結合區
定名后沿用至今。陳氏始祖于明末自素龍鎮赤坭村委赤坭村遷到宦塘村落戶,形成本村委最早的村落。現有陳共1姓,最大姓陳,占100%。明末建村,稱宦塘屬瀧水縣…[詳細]
古模村~211城鄉結合區
明朝時建村,稱賢相村;1760年改稱古模,明屬瀧水縣;清屬羅定州五都;1912-1949年期間屬羅定縣第六區圍底團;新中國成立后隸屬第二區;1953年…[詳細]
楊村村~212城鄉結合區
定名后沿用至今。陳氏始祖于公元1273年自南雄市珠璣巷遷到楊村落戶,形成本村委最早的村落。現有陳1姓。1273年建村,叫楊村,元明時屬瀧水縣。清屬羅定…[詳細]
泗和村~213村莊
因村委會由四個自然村組成,而“四”與“泗”同音,故名“泗聯”。后又因與泗綸鎮的“泗聯”同名,故改名“泗和”。…[詳細]
朗社村~214村莊
朗社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渡頭村~215村莊
定名后沿用至今。鄧氏始祖于公元1573年自英德縣鎮塔子崗村委遷到渡頭村落戶,形成本村委最早的村落。之后,陳、黎、梁、曾、尹氏始祖相繼遷到村中落戶。現有…[詳細]

地名由來:

圍底,一說為古越語地名,意為“新牛”;另一說圍為村寨,底為低處,圍底即“位置較低之聚落”。

基本介紹:

羅定市轄鎮。解放初屬羅定縣十區,1958年建圍底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位于市境中部,距市區19公里。面積62.2平方公里,人口3.3萬。國道324線貫穿境內。交通方便。轄陀峃、秋風、城圍、鳳山、蓮塘頭、五華、文崗、尋賢崗、古薄塘、宦塘、古模、楊村、四和、魳社、渡頭15個管理區(村委會)和圍底居委會。鄉鎮企業以生產釉面磚、馬賽克、石材為主。是主產糧區,已建成荔枝、芒果、龍眼、淡水魚等商品生產基地。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圍底鎮人口數量為3.18萬人,位列羅定市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2位。

文化旅游:

下古村刺史祠

下古村刺史祠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圍底鎮古模村委會下古村。清初建筑,坐西向東,一路三進。面闊21.4米,進深35米,面積749平方米。硬山頂,灰塑鰲魚龍船脊,人字翹尾立貔貅封火山墻,兩側耳房

古模陳公宗祠

古模陳公宗祠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圍底鎮古模村委會下古村。清初重建,2007年曾重修。坐西向東偏北,一路二進,面闊11米,進深22.2米,面積244平方米。硬山頂,灰塑博古脊,平瓦,人字翹尾

陳章舊居

陳章舊居位于羅定市圍底鎮楊村村委楊村村,年代為中華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名人故、舊居。為第五批羅定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建筑本體包括圍墻為界。

大沙三座屋

大沙三座屋位于羅定市圍底鎮宦塘村委大沙村,年代為1909年。類別為古建筑-宅第民居。為第五批羅定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文物建筑本體。建設控制地帶:從建筑本體向外延伸,東南至11米

鄧日松大屋

鄧日松大屋位于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圍底鎮朗社村委會大寨。清末建筑,坐西北向東南,并列兩路三進。面闊32.8米,進深21.8米,面積715平方米。懸山頂,門樓硬山,灰塑博古脊,平瓦,內凹肚門,有

+查看更多圍底鎮文化旅游景點>>

歷史沿革:

清稱嶺南堡,后稱十二堡。

北宋開寶六年(公元973年)至明萬歷四年(公元1576年),屬瀧水縣地。

明萬歷五年至清末,隸屬羅定州。

民國時期,為羅定縣第六區。

1950年,劃為羅定縣第二區。

1958年9月,成立圍底人民公社。

1983年8月,撤銷公社設立圍底區。

1986年11月,撤區設立圍底鎮。


以下地名與圍底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偷偷做久久久久网 | 精品一区视频官网 | 亚洲专区自拍中文字幕 | 在线欧美天码中文字幕 |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