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七堡村 | 隸屬:圭峰區(會城街道) |
區劃代碼:440705001229 | 代碼前6位:44070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J |
長途區號:0750 | 郵政編碼:529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之前島上七個姓的居民點聯防立堡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七堡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七堡村是新會區會城街道轄區內一個行政村,四面環海,無山無丘,屬于平原地區,東至潭沖村,南至沖那村,全村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人口3800人,戶數1200戶,都是農業戶,設有行政機構,七堡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下轄有六個村民小組,20個生產隊,耕地面積2900畝,其中水稻面積2700畝,主產稻谷,勞動力外出務工占總勞動力90%以上,人均收入水平4500元左右,村集體經濟薄弱,只有幾間民營小企業,村民生活來源除少部分農業收入外,其余是靠外出打工的工資收入,村民集體分配較少。總的來說,七堡村仍屬欠發達地區。
七堡村與沖那村、江咀村、潭沖村、奇榜村、永安村、沙崗村、仁義村、都會村、大洞村、茶坑村、西盛村、天馬村、天祿村、孖沖村相鄰。
歷史沿革:
據七堡李氏族譜,裕派李氏始祖、司前云步李氏五世祖李重裕,其父李學詩遷到“分街村”(筋竹坑,在今臺山),重裕的遺孤李帝祐,依母蘇氏,于元朝避難遷來潮陽里高地村。
后代分立今沖濂、德昌、鶴灣、南頭、北頭和南竹等村。
民國時期至1951年稱第六區七堡鄉。
1952年為第十三區七堡鄉。
1958年稱七堡管理區。
1959年稱七堡大隊。
1961年成立七堡人民公社時分沖濂、德昌、鶴灣、南頭、北頭和南竹6個大隊。
1984
周邊相關:
七堡村附近有啟超故里·小鳥天堂文化旅游區、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宋元崖門海戰文化旅游區、小鳥天堂、江門梁啟超故居、新會古兜溫泉旅游度假村等旅游景點,有新會陳皮、新會大紅柑、新會甜水蘿卜、睦洲黃沙蜆、新會柑普茶、陳皮雞等特產,有白沙茅龍筆制作技藝、火畫扇、崖門海戰流傳故事、新會司前木版年畫、新會葵藝、新會“蔡李佛”拳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