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天等村 | 隸屬:司前鎮 |
區劃代碼:440705102218 | 代碼前6位:44070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J |
長途區號:0750 | 郵政編碼:529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專家認為是古越族遺存地名,有大石頭豎立的意思,“天等”是漢字記音,故名。
基本介紹:
天等村基本情況
天等村位于新會區司前鎮的中心地段,與司前村、石名村、小坪村、雅山村相鄰。全村面積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895畝,水稻面積1670畝,魚塘255畝,天等村轄24個村民小組,共1439戶,人口4364人,暫住人口2500人。
天等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村,天等村至今還保存有明代的書跡石匾“天等鄉”和建于明代的司前天后宮,著名的司前天后宮每年吸引不小同宗兄弟和游客前來朝拜,香火鼎盛.同時,天等村也是一個農工業相交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尤其以不銹鋼發展為特色,全村具規模企業達60多家,轄下有天健不銹鋼家具制品有限公司、新凱城不銹鋼有限公司、贊興不銹鋼有限公司等大型企
文化旅游:
河村石樓位于司前鎮天等村河村里。石樓建于民國時期,由太平村二十多戶富人湊錢修建。坐西向東,平面呈長方形,通寬8.8米,進深3米,通高18.8米,占地面積73平方米。樓身6層,由石塊砌筑,每面
歷史沿革:
元至正年間,梁姓先祖從南海遷此建村。
明萬歷縣志記有天等村。
清有天等鄉。
民國時期實行鄉治,分為李天等、梁天等,分別屬第五區朝岡鄉、昆侖鄉。
1951年屬天雅鄉。
1952分出稱天等鄉。
1958年稱天等管理區。
1959年稱天等大隊。
1961年分設六位大隊、太平大隊、羅辣大隊、瓦崗大隊。
1984年合并改稱天等鄉。
1986年改為天等村委會。
1988年改稱天等管理區。
1999年改為天等村委會。
2004年稱天等社
周邊相關:
天等村附近有河村石樓、啟超故里·小鳥天堂文化旅游區、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宋元崖門海戰文化旅游區、小鳥天堂、江門梁啟超故居等旅游景點,有新會陳皮、新會大紅柑、新會甜水蘿卜、睦洲黃沙蜆、新會柑普茶、陳皮雞等特產,有白沙茅龍筆制作技藝、火畫扇、崖門海戰流傳故事、新會司前木版年畫、新會葵藝、新會“蔡李佛”拳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