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廣東省 > 陽江市 > 陽春市 > 八甲鎮

廣東省陽江市陽春市八甲鎮

[移動版]
地名:八甲鎮隸屬陽春市
區劃代碼:441781117代碼前6位:441781
行政區域:廣東省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粵Q
長途區號:0662 郵政編碼:529500
轄區面積:約280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5.11萬人
人口密度:約183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1個社區、20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八甲社區~001鎮中心區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在八甲堡圍墻西門外建圩場,稱八甲圩。建鎮因圩,故名。…[詳細]
官河村~201村莊
清末為鎮壓山中的“會黨”,民國初為鎮壓徐東海匪賊,常有官軍駐守,商店漸多,形成小街,名為官河街。…[詳細]
峰高村~202村莊
1951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3月15日由陽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峰…[詳細]
長塘村~203村莊
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在長形的魚塘邊建筑長塘堡和長塘村。…[詳細]
黃那村~204村莊
1951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3月15日由陽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黃…[詳細]
黃垌村~205村莊
清光緒二年(1876年),黃姓居民建村。民國時,設黃垌圩。…[詳細]
俄頸村~206村莊
1951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3月15日由陽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俄…[詳細]
清湖村~207村莊
1951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3月15日由陽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清…[詳細]
合路村~208村莊
1951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3月15日由陽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合…[詳細]
高屋村~209村莊
北宋紹圣年間(1094-1098年)高姓人在八甲大山下高坡建村。明朝楊姓在高姓村莊遺址建房,取“高屋建瓴”之美,起名高屋村。…[詳細]
澄垌村~210村莊
1951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3月15日由陽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澄…[詳細]
徐屋村~211鎮鄉結合區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徐姓人創建徐屋寨。…[詳細]
羅城村~212鎮鄉結合區
1951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3月15日由陽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羅…[詳細]
大坡村~213村莊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建村,命名大坡村。1951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詳細]
中田村~214村莊
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建村,名為中堅垌,境內還有長田村。1951年從喬連鄉劃分出部分境域設小鄉,取中堅垌的“中”和長田村的“田”子命名為中…[詳細]
喬連村~215村莊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在堡下設圩場,為便于與八甲河東通行,在堡下架橋。清光緒年間建有商店,漸成喬連圩。…[詳細]
安馬村~216村莊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建立安馬村。1951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詳細]
黃坡村~217村莊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藍、楊兩姓到黃壤山坡偏角處建村,稱黃坡角。…[詳細]
石碧村~218村莊
明天啟年間(1621-1672),吳姓人建村,取“筆”的諧音“碧”為石碧。…[詳細]
聯合村~219村莊
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建立合山村。1958年設立聯合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3月…[詳細]
灣肚村~220村莊
1951年設立鄉,1958年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政府,1986年改為村委會,1989年改為管理區。1999年3月15日由陽春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灣…[詳細]

地名由來:

清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在八甲堡圍墻西門外建圩場,稱八甲圩。因鎮政府駐八甲圩而得名。

基本介紹:

八甲鎮位于陽春市西南55公里處,與高州、電白、陽西等市縣毗鄰,總面積28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48225畝,其中水田面積40735畝,25坡度以下山地,面積10萬畝,總人口66854人,其中農業人口62101人,轄20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1999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3.56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32億元,工業總產值1.2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839元。

八甲鎮是南方正常氣候,年平均氣溫大于20.7%度,年積溫高達7000一8000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000mm以上。我鎮水力資源豐富,蘊藏量達3.6萬千瓦,已開發2.5萬千瓦,其中興建有陽江市屬單位八甲水電廠和以集體、個體或股份制

+查看詳細八甲鎮概況>>

榮譽排行:

2022年1月,廣東省鄉村振興局確定八甲鎮為2021年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鄉鎮創建單位。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八甲鎮人口數量為5.11萬人,位列陽春市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位。

文化旅游:

八甲景區

八甲仙湖位于陽春市八甲鎮鵝凰嶂保護區,是粵西最大的蓄水庫,于1971年建成。著名國畫大師關山月曾到此一游,并題寫“仙湖”兩字。湖區氣候涼爽,是一片原始的避暑勝地。游走鵝凰嶂山水間,人不自覺地

白水瀑布

白水瀑布位于廣東省陽春市八甲鎮鵝凰嶂的雙髻頂峰下,海拔585米,垂直落差225米,10公里外見其形,5公里內聞其聲。瀑布落潭處,潭寬數丈,深不見底,潭邊有數石,寬大如屋,其中一石平整,約10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7月,八甲屬第四區管轄,分為八甲、喬連兩鄉。

1949年10月,設立縣、區、鄉建制。

八甲鄉、喬連鄉(原屬七甲的石碧劃入喬連鄉)仍屬第四區管轄。

1951年春,將原屬喬連鄉的一、二、三行政村劃為中田鄉。

1953年8月,縣調整劃分小區、鄉制,八甲稱十一區。

1958年10月,成立八甲公社。

同年11月4日,陽春縣、陽江縣合并為兩陽縣,八甲、三甲、雙滘公社并為春西公社。

后改稱三甲公社,

+查看詳細八甲鎮歷史沿革>>

八甲荬菜

八甲荬菜陽春市八甲鎮常年氣候溫和,境內河溪縱橫,河溪沿岸有大片濕潤的土地,多為沖積沙質土,含有大量的有機養分,只需適量施土雜肥,即可種植品質優良的荬菜--八甲荬菜。八甲荬菜,菜莖粗大、光滑嫩脆,光澤透


以下地名與八甲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乱码字幕无线在线 |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一 | 亚洲第一区欧美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