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招堤街道 | 隸屬:安龍縣 |
區劃代碼:522328001 | 代碼前6位:522328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貴E |
長途區號:0859 | 郵政編碼:552400 |
轄區面積:約123.7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59萬人 |
人口密度:約29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2個社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廣東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該村隸屬于招堤人民公社;1988年設立鄉級街道辦事處,該村隸屬于招堤街道辦事處;1993年撤鄉并區,將招堤街道、么塘鄉、新安區…[詳細] |
龍順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由金龍和順城居民委員會整合,各取一字得龍順,以此得名龍順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硫磺街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1958年8月,以所管轄村莊名稱——硫磺街,得名硫磺街,2007年11月,將硫磺街居委會與北門坡居委會整合,設立硫磺街社區。…[詳細] |
東門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該村隸屬于招堤人民公社;1988年設立鄉級街道辦事處,該村隸屬于招堤街道辦事處;1993年撤鄉并區,將招堤街道、幺塘鄉、新安區…[詳細] |
城北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社區在轄區內的北端,故名,因居民委員會駐地在—城北社區,依此背景得名城北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官橋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該村隸屬于招堤人民公社;1988年設立鄉級街道辦事處,該村隸屬于招堤街道辦事處;1993年撤鄉并區,將招堤街道、么塘鄉、新安區…[詳細] |
西龍橋社區 | ~008 | 鎮中心區 | 西龍橋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索汪社區 | ~009 | 鎮中心區 | 索汪村位于平樂鄉西南面,鄉鎮府所在地,國土面積約18.5平方公里,西與錢相鄉接壤。共有10個村民組,主要居住有布依族和漢族,全村共565戶,共2210…[詳細] |
隴西社區 | ~011 | 鎮鄉結合區 | 該村落位于一座大山的西部而得名。因居民委員會駐地在自然村寨點——隴西,依此背景得名隴西居民委員會。…[詳細] |
銅鼓井社區 | ~012 | 鎮鄉結合區 | 銅鼓井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郎元社區 | ~018 | 村莊 | 郎元村位于平樂鄉中部,國土面積約32.6平方公里,同時和錢相鄉接壤,鄉道貫穿其南北。郎元村由原立盤村、爛寨村、郎元村合并而成。村內共有15個村民組,居…[詳細] |
打江社區 | ~019 | 村莊 | 打江村位于平樂鄉東面,國土面積約15.6平方公里,與冊亨縣交界;交通較為便利,鄉道東西向貫穿整個村。共有9個村民組,主要居住有布依族、漢族和苗族;全村…[詳細] |
海莊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原為陂塘海子水淹區,故而得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該村隸屬于招堤人民公社;1988年設立鄉級街道辦事處,該村隸屬于招堤街道辦事處;1993年撤鄉并…[詳細] |
頂廟村 | ~222 | 村莊 | 頂廟村位于平樂鄉西南面,緊鄰政府所在地,國土面積約15.1平方公里,西臨新安鎮,東南面與興隆鎮接壤,交通方便,區位優勢明顯。共有8個村民組,居住有漢、…[詳細] |
坡炎村 | ~224 | 村莊 | 坡炎村位于平樂鄉正北面,國土面積約21.7平方公里,東臨冊亨縣,西鄰篤山鄉,交通方便,區位優勢明顯。共有11個村民組,居住有漢、布依族2個民族,共45…[詳細] |
漁浪村 | ~226 | 村莊 | 漁浪村位于平樂鄉中部地區,國土面積約11.5平方公里,交通較為便利,鄉道東西向貫穿整個村。共有7個村民組,主要居住有布依族、漢族和苗族,其中布依族占總…[詳細] |
聯合村 | ~228 | 村莊 | 聯合村位于平樂鄉東南面,國土面積約14.4平方公里,同時和興隆鎮接壤,鄉道貫穿其南北。聯合村由定頭村和聯合村合并而成,村委會有2個,位于定頭一組和聯合…[詳細] |
地名由來:
以境內的招堤風景區而得名。清康熙年間,由總兵招國遴議修建長堤防洪,兩岸貫通后,為紀念招國遴,故名招堤。
基本介紹:
安龍縣招堤街道辦事處是安龍縣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行政區劃調整后,招堤街道轄原招堤街道(除箐山村外)、原興隆鎮和原平樂鄉及原棲鳳街道西一居委會、西河居委會,辦事處駐廣東街居委會,全辦共36個村(社區),368個村民組,總人口114921人,國土面積424.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6313.7畝,其中水田27149.56畝,旱地35664.14畝。林地面積為12858.71 公頃,站總面積的30%。
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雨量充沛,無霜期240-307天;平均氣溫14-15.2攝氏度,年平均降水1240-1500毫米,海拔1275-1700米;。冬無嚴寒、夏無酷
榮譽排行:
2017年12月,第八批貴州省省級生態鄉鎮名單公布,招堤街道上榜。
文化旅游:
招堤位于安龍縣城東北,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堤的兩側垂柳成行,荷花池53000多平方米,曲橋300米,觀荷亭和朱樓畫廊數幢,聯為一體。堤邊有明代“十八先生墓”、清代“十八先生
福洞遺址位于安龍縣招堤辦事處山岔村廖家灣寨西北。為興仁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山公園牌坊位于安龍縣招堤辦事處硫磺街社區文化路中段南側安龍一中校園東北面。為興仁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銅鼓山菩薩洞古人類遺址位于招堤街道銅鼓井村南約4千米銅鼓山南側,系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洞呈巖廈狀,向南偏西,高出地面約50米。洞高5.5米,寬10.8米,進深5米,面積約50平方
歷史沿革:
1913年屬于中區。
1942年屬于明忠鎮。
解放后1950年隸屬一區城關鎮。
1961年城關鎮和招堤管理區隸屬新安公社。
1989年鎮境分屬城關鎮和新安區。
城關鎮位于縣境中部靠東南,全鎮設東門、西門、北門3個辦事處,轄3個居民委員會和3個城郊行政村;新安區位于縣城中部,區公所駐城關鎮,劃分為招堤、大坪、幺塘3個鄉。
招堤鄉位于縣城東郊,鄉人民政府駐城關鎮之塔山村民組;大坪鄉位于縣城西郊,鄉人民政府駐城關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