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云村 | 隸屬:白云鄉 |
區劃代碼:520381204201 | 代碼前6位:52038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47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白云鄉境內有一山孑然突起,直插云天,狀若猛虎昂首,常有云霧繚繞,故名白云山。白云村因白云山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18年11月,白云村被命名為貴州省第四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基本介紹:
白云村位于全鄉中部,村的建立是根據赤水市撤小村并大村的精神于2002年11月份成立的總戶數631戶2344人,全村國土面積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14畝,其中田1366畝、土748畝,林地面積13158畝,退耕造竹1511.56畝,楠竹面積7895畝。全村轄4個組:同心組(松木克、通樹坪、新龍灣、屋基坪、王榜)、大富組(大南告、富春山、文昌宮)、育新組(天堂壩、馬村、三臺壩、四花坪、轉龍壩)、幸福組(石板溪、常樂寺、正壩、學堂頭),白云村北部與本鄉田渡村蘭告上組相連,南與田渡村豐水組接壤,西與本鄉平灘村羊圈組相連,東與田渡村回龍組為界。
該地貌總體南高北低,最高處(雨尖山)1050
文化旅游:
黃氏宗祠位于白云鄉白云村上街,宋至道年間(公元995年—997年)始建為祖厝,后幾度毀損,幾度修葺。宗祠內保存一些較有價值的文物。2007年4月,黃氏宗祠被公布為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保
姬巖摩崖石刻位于永泰縣白云鄉白云村,年代為宋—清。簡介:保存有宋朝禮部侍郎陳旸,明朝翰林院編修黃文煥,明代閩中三才子曹學佺、謝肇淛、徐渤,清代詩人黃任,清光緒年間狀元王仁堪等歷代名人題刻。如
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白云大隊、幸福大隊、轉龍大隊,屬習水縣長沙區回龍公社轄。
1965年長沙區的回龍、平灘兩公社并為白云公社,三大隊改屬赤水縣長沙區白云公社轄。
1984年大隊改設村,分別更名為白云村、幸福村、轉龍村,屬赤水縣長沙區白云鄉轄。
1991年7月劃屬赤水市白云鄉轄。
2002年10月31日撤銷白云村、幸福村、轉龍村三臺壩、天堂壩、馬村、轉龍壩、四花坪組合并為白云村,村辦公地點設在通樹坪。
周邊相關:
白云村附近有赤水丹霞旅游區、赤水大瀑布、佛光巖景區、四洞溝旅游景區、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燕子巖國家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有赤水金釵石斛、赤水烏骨雞、赤水曬醋、赤水筒筒筍、陳記豬兒粑、熊貓竹筍筵等特產,有赤水河船工號子、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赤水獨竹漂流、旺草竹編技藝、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