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云村 | 隸屬:凱德街道 |
區劃代碼:520621002207 | 代碼前6位:52062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44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來源于居民點白云,因地勢較高,常年云霧環繞而得名白云。
基本介紹:
白云村位于雙江鎮,地處江口縣城郊,東臨江口縣城,南接鎮江村,北聯雙岑村,西連大沖村。全村總戶數263戶,人口1146人,少數民族人口974人(以土家族、仡佬族為主),F有耕地1800畝,退耕還林地760畝,農作物以水稻、玉米、馬鈴薯、小麥、油菜等為主。全村生態植被較好,森林覆蓋率達到37%。
農業總產值110萬元,其中:農業97萬元,牧業13萬元。糧食總產量517噸,人均占有糧258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165萬元,農村經濟純收入4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6元及以下49人,占全村人口的4%。
白云村與黑巖村、雙岑村、明星村、凱市村、金鐘社區、大沖村、朝陽社區、梵瑞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清屬省溪司轄。
民國屬凱德聯保。
1950年3月,江口縣人民政府成立,屬雙江鎮,隸屬一區。
1958年10月,全縣公社化后,屬幸福人民公社,建白云大隊。
1984年10月,白云大隊更名為白云村,屬蓮花鄉。
1991年“建并撤”,屬雙江鎮。
2005年2月,全縣推進“撤小村并大村”工作,保留白云村,白云村轄格臘寨、大灣、桐子灣、凼頭、香溝一組、二組、豐巖、陶家灣、姜家、崔家坡村民組。
2013年,大村分小村后為白
周邊相關:
白云村附近有梵凈山(江口·印江)旅游區、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亞木溝風景區、寨沙侗寨、黑灣河風景區、羅蔣寺等旅游景點,有江口蘿卜豬、社飯、江口米豆腐、江口豆腐干、藤茶、梵凈山云霧茶等特產,有瓦寨鑼鼓、云舍土家“女兒會”、江口“羌歷年”、江口儺戲、金錢桿、過社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