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麻青村 | 隸屬:蕉壩鎮 |
區劃代碼:520326112202 | 代碼前6位:520326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43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當地居民多李姓,據傳李姓始祖從江西臨江府十字街遷入,在洪渡河畔森林茂密的緩坡地帶一個巖阡定居下來,巖阡前面比較開闊生長著許多野生麻,得名”麻阡“,后方言逐漸演變為“麻青”,故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0年9月,麻青村被命名為遵義市第六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基本介紹:
從2003年拆區強村以來到現在全村共有3個大組,18個村民小組、761戶、3025人;到目前為止共建了茶葉基地8個2126.4畝、烤煙基地6個1860畝;有17個村民小組通路、100%的農戶用上了電、80%的農戶用上了電話、看到了電視、擺脫了貧窮落后的面貌,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尤其是在縣委領導的直接關懷下,縣委柳書記“三到麻青”看到老百姓的生活、生產環境亂如麻,經過規劃后,建起了黔北民居,村民們住進了新房,解決了溫飽問題、改善了民生,百姓逐漸過上了富裕和小康生活;每年縣鄉領導都要對貧困黨員進行2次以上慰問和關心,對-進行關懷,村委員會要對四屬五保、留守兒童、受災村民和貧困村民進行關心和救濟
歷史沿革:
1951年屬第四區柏村鄉。
1953年屬柏村區蕉壩鄉。
1958年屬鎮南人民公社蕉壩管理區麻青大隊。
1961年屬柏村區蕉壩公社麻青大隊。
1984年屬柏村區蕉壩鄉麻青村,設立麻青村民委員會。
1992年屬蕉壩鄉蕉壩管理區麻青村,保留麻青村民委員會。
2003年屬蕉壩鄉,”撤區并村“經務川自治縣人民政府批準,由原麻青、河江、涼風3個自然村合并,組建麻青村,設立麻青村民委員會。
2016年鄉改鎮,屬蕉壩鎮,保留麻
周邊相關:
麻青村附近有務川仡佬之源景區、務川自治縣龍潭村、務川洪渡河景區、煙礅烽火臺遺址、羅峰書院、甕溪橋等旅游景點,有務川灰豆腐、務川蜂蜜、務川白山羊、黔北黑豬、務川銀杏、務川百合粉等特產,有高臺舞獅、仡佬族婚俗、仡佬族寶王祭拜、旺草竹編技藝、釀醋技藝(赤水曬醋制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