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坪村 | 隸屬:板溪鎮 |
區劃代碼:520625101212 | 代碼前6位:520625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52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該村的村民居住在一塊面積很大的坪子上,故而得名大坪村。
基本介紹:
大坪村位于板溪鎮與天堂之間,印秀公路兩旁。全村人口1202人,313戶,黨員28人,耕地面積786畝,以公路為界劃分為8個村民組。
近年來,村支部和村委會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著重以調整產業結構為主,全村大力發展經果林和現代畜牧業以及蔬菜產業。結合大坪村實情,在黨員干部的帶動下,鞏固原有的農業產業,帶領村民崇尚科學,反對-,創建平安和諧自然村寨。目前,大坪村發展茶葉300畝,竹苗基地150畝,反季節蔬菜150畝。
大坪村與青山村、下洞村、勤豐村、上洞村、米溪村、泉溪村、毛寨村、文武村、板溪社區、小毛村、板溪村、岑塘村、王家村、高枧村相鄰。
歷史沿革:
唐屬思邛縣。
宋屬思堡。
元設隘門巡檢司,隸屬厥冊蠻夷長官司。
明弘治七年(1494)改隸印江縣。
清屬印江縣在廓圖五甲、九甲。
民國中期設復興鄉,隸屬崇正區。
1950年2月設板溪鄉,隸屬城關區;1951年3月設復興區,駐地板溪;1952年12月復興鄉改稱板溪鄉,隨后復興區改稱板溪區;1955年建大坪初級社,1957年建大坪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為大坪大隊,1984年機構改革后,更名為大坪村。
19
周邊相關:
大坪村附近有印江團龍旅游景區、大圣墩景區、木黃會師紀念館、印江博物館、團龍貢茶文化村、木黃紅二、六軍團會師紀念地等旅游景點,有梵凈山翠峰茶、印江綠殼雞蛋、梵凈山茶、梵凈山貢茶、印江社飯、紅軍鞋等特產,有印江鴨、印江印染工藝、土家族過年節、下洞祭風神、仡佬毛龍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