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毛寨村 | 隸屬:板溪鎮 |
區劃代碼:520625101222 | 代碼前6位:520625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52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毛:原意是“苗”。毛寨原為“苗寨”,后因趕苗運動,驅逐苗人,苗人四處逃散,后演變為毛寨。以民族命名的群眾自治組織。
基本介紹:
毛寨村是板溪鎮的第一大村,全村共18個村民組,2563人,有0員54人。全村耕地面積1373畝,全村以種植水稻,玉米,花生,馬鈴薯為主,輔以種茶,養殖,發展經果林及外出打工為主要收入。現有養殖小區1個,聯戶聯片種茶280畝。
--人口總數:2563人農業人口:2540人非農業人口:23人
--行政區面積:5000.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73.0畝
--主要民族成分:土家發展口號:
--所轄村:生產總值:8000.0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灣里養殖小區,雷家墳茶園名特產品:無公害豬肉,優質綠茶辦公所在地:花二組
--自然條件:交通便利資源:人力資源
毛寨村與米溪村、小毛村、勤豐村、岑塘村、青山村、王家村、柏果村、大坪村、下洞村、聯合村、上洞村、龍井村、泉溪村、黎平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0年板溪鄉,1953年建立毛寨初級社,1957年建立毛寨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改為民主大隊,1966年文革時期更名毛寨大隊,1984年機構改革后,更名為毛寨村。
1992年撤區并鄉前,該村為原毛寨鄉人民政府駐地。
1992年由原板溪鄉、毛寨鄉、坪底鄉部分村合建板溪鎮,現屬板溪鎮管轄。
周邊相關:
毛寨村附近有印江團龍旅游景區、大圣墩景區、木黃會師紀念館、印江博物館、團龍貢茶文化村、木黃紅二、六軍團會師紀念地等旅游景點,有梵凈山翠峰茶、印江綠殼雞蛋、梵凈山茶、梵凈山貢茶、印江社飯、紅軍鞋等特產,有印江鴨、印江印染工藝、土家族過年節、下洞祭風神、仡佬毛龍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