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貴江村 | 隸屬:龍津街道 |
區劃代碼:520625002207 | 代碼前6位:520625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52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該村的村民居住在貴江的兩岸,故而得名貴山村。
基本介紹:
貴江村距印江縣城7公里處的貴江村,村寨北面與豐良村接壤,南面與桶溪村相鄰,東面與龍溪村接壤,西面與大竹村相鄰,全村有16個村民小組、504戶1844人。印秀公路穿村而過,大山深處的群眾與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生產生活有了質的提升。
貴江村土家人民風淳樸,勤勞勇敢,聰明能干。全村擁有耕面積844畝,其中田622畝,土222畝,森林面積820畝,經果林526畝,品種以柑桔為主,收獲季節,來自湖南、遵義等地的客商涌入收購。貴江村森林達覆蓋率達60%以上,保護了生態環境,也給了我們一個綠色的生活空間。
貴江村與桐子坪村、和平村、杉木嶺村、大竹村、石灰溪村、大石村、豐良村、幸福村、麻柳村、城北社區、甲山社區、桶溪村、黔江社區、江家坡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0年隸屬城關區;1955年建貴江初級社,1957年建貴江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改為貴江大隊,1984年機構改革更名為貴江村,1992年撤區并鄉,隸屬原峨嶺區凱塘鄉管轄,1992年由原印江鎮、凱塘鄉、麻柳鄉合建峨嶺鎮,屬峨嶺鎮管轄。
2015年撤峨嶺鎮析置龍津街道,隨隸。
周邊相關:
貴江村附近有印江團龍旅游景區、大圣墩景區、木黃會師紀念館、印江博物館、團龍貢茶文化村、木黃紅二、六軍團會師紀念地等旅游景點,有梵凈山翠峰茶、印江綠殼雞蛋、梵凈山茶、梵凈山貢茶、印江社飯、紅軍鞋等特產,有印江鴨、印江印染工藝、土家族過年節、下洞祭風神、仡佬毛龍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