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普同社區 | 隸屬:峨嶺街道 |
區劃代碼:520625001005 | 代碼前6位:520625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52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2019年10月15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政府關于同意峨嶺街道巖底村、峨嶺村、坪興村、普同村”村改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批復(印府函〔2019〕184號,將普同村村民委員會改為普同社區居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普同村位于印江縣城郊西南面,東臨峨嶺鎮坪興村,銅思公路從兩村交界地穿過,南面與新寨鄉交界,西面與峨嶺鎮甲山村交界,北臨印江河,與印江民族示范性高中、體育館、文昌公園隔河相望。全村分布于高山和平原地帶,共有1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885人,總耕地825畝,林地530畝,荒山510畝,經濟林果350畝,主要以柑桔為主。種植業有占地50余畝的“梵凈山佛桔”基地一個,養殖業有二元雜交母豬繁殖小區一個,非公有制企業有占地20畝的星源頁巖磚廠及占地12畝的金建建材有限責任公司,服務業有在村燕子矸小二型水庫上建的銀河山莊一家。在燕子矸小二型水庫上邊出水處有山洞兩個,水庫下面有“水山嘉會”古跡,可作為旅游景點
歷史沿革:
1950年隸屬城關區;1955年建普同初級社,1957年建普同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后改為普同大隊,1984年更名為普同村,1992年撤區并鄉前屬原印江鎮管轄。
1992年由原印江鎮、凱塘鄉、麻柳鄉合建峨嶺鎮。
2015年撤峨嶺鎮建峨嶺街道,隨隸。
2019年10月15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政府關于同意峨嶺街道巖底村、峨嶺村、坪興村、普同村”村改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批復(印府函〔2019〕184號,
周邊相關:
普同社區附近有印江團龍旅游景區、大圣墩景區、木黃會師紀念館、印江博物館、團龍貢茶文化村、木黃紅二、六軍團會師紀念地等旅游景點,有梵凈山翠峰茶、印江綠殼雞蛋、梵凈山茶、梵凈山貢茶、印江社飯、紅軍鞋等特產,有印江鴨、印江印染工藝、土家族過年節、下洞祭風神、仡佬毛龍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