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巖底社區 | 隸屬:峨嶺街道 |
區劃代碼:520625001004 | 代碼前6位:520625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52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因該村位于峨嶺關大山的山腳下,故而得名巖底村。
基本介紹:
巖底村位于印江縣城城郊東面,是縣城東大門,全村共有1368人,共有村民小組8個,耕地面積有865畝,銅仁——思南公路穿村而過,交通方便。
全村主要經濟來源有農業副產品、建筑業、商業、運輸業、勞務輸出等,形成多維一體的綜合性經濟態勢。
村利用地理優勢,招商引資,改善投資環境增加村級積累,目前有20余家個體企業落戶巖底村,大型企業有茶葉廠、汽車修理廠、預制板廠、酸玉荷廠等,有房地產開發的印江和諧花園。這些企業的發展,直接推動了村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巖底社區與坪興社區、普同社區、峨嶺社區、峨嶺關村、同心村、城南社區、楊柳塘村、青杠林村、曾家坳村、大云村、上槽村、黔溪村、小云村、小澤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0年隸屬城關區;1955年建巖底寨初級社,1957年建巖底寨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后改為巖底寨大隊,1984年更名為巖底寨村1992年撤區并鄉前屬原印江鎮管轄。
1992年由原印江鎮、凱塘鄉、麻柳鄉合建峨嶺鎮。
2015年撤峨嶺鎮,建峨嶺街道,隨隸。
2019年10月15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政府關于同意峨嶺街道巖底村、峨嶺村、坪興村、普同村”村改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批復(印府函〔2019〕1
周邊相關:
巖底社區附近有印江團龍旅游景區、大圣墩景區、木黃會師紀念館、印江博物館、團龍貢茶文化村、木黃紅二、六軍團會師紀念地等旅游景點,有梵凈山翠峰茶、印江綠殼雞蛋、梵凈山茶、梵凈山貢茶、印江社飯、紅軍鞋等特產,有印江鴨、印江印染工藝、土家族過年節、下洞祭風神、仡佬毛龍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