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慕龍村 | 隸屬:紫薇鎮 |
區劃代碼:520625111202 | 代碼前6位:520625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52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相傳村寨兩邊的山洞內各有一條龍,都從洞內伸出頭看對方,其中一洞較高,兩條龍只能相對而看,“看”當地人稱為“幕”,故而得名幕龍。
基本介紹:
慕龍村共259戶5個村民組。總人口828人,耕地面積400畝左右,現有黨員人數30人、預備黨員1人,主要經濟以烤煙、茶葉、餐飲為主,人均純收入3850元。
慕龍村活動室于2007年2月17日破土動工,同年7月28日竣工,占地面積162.4m2,建筑面積243m2。共投入資金21.4萬元(包括附屬設施)。活動室功能逐步完善:一是設置了村委會、支委會、計生、綜治、青年、婦女、民兵辦公室、會議室、黨員活動室,并添置了必要的辦公設備,黨員活動有陣地,村支辦事有場地;二是每天至少有1名村干部在活動室值班,方便了群眾辦事;三是遠程教育設備發揮重要作用,黨員通過培訓,增強黨性,農民通過培訓,掌握茶葉生
歷史沿革:
唐屬思邛縣。
宋、元屬郎水洞。
明洪武十年(1377),改郎水洞為朗溪蠻夷長官司。
清初隸屬朗溪蠻夷長官司,道光十年(1830)改隸印江縣。
民國十九年(1930)設永義鄉,隸屬合水區。
1950年2月仍置永義鄉,隸屬合水區;解放前屬永義第五堡,1956年建立高級社,1966年文革更名為紅衛大隊,1980年改為幕龍大隊,1984年更名為幕龍村。
1984年1月11日,中共印江縣委批準《印江縣農林綜合改革方案》
周邊相關:
慕龍村附近有印江團龍旅游景區、大圣墩景區、木黃會師紀念館、印江博物館、團龍貢茶文化村、木黃紅二、六軍團會師紀念地等旅游景點,有梵凈山翠峰茶、印江綠殼雞蛋、梵凈山茶、梵凈山貢茶、印江社飯、紅軍鞋等特產,有印江鴨、印江印染工藝、土家族過年節、下洞祭風神、仡佬毛龍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