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門社區 | 隸屬:雙堰街道 |
區劃代碼:520524001005 | 代碼前6位:520524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21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因該村處于織金縣城北部,故借以命名北門。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貴州省司法廳、貴州省民政廳命名北門社區為貴州省第七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基本介紹:
北門村位于城關鎮北門,距織金縣城3公里,全村轄9個村民組,共402戶,總人口1836人,黨員15名,有國土面積3.83平方千米,耕地面積926畝(其中水田66畝,旱地860畝),山多地少。過去由于群眾知識結構,信息的獲取等方面的影響,耕種技術落后,全村產業主要以傳統種植和小規模養殖為主,生產生活水平一直很落后。自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建成以后,全村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標準,這里抓好學用轉化,有效提高了黨員干部和群眾的素質,擴寬了群眾致富門路、全村實現了人增純收入2013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過去貧窮落后的村莊已舊貌換新顏。
幾年來,村支兩委一班人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
歷史沿革:
解放時期屬城關區北門公社,于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屬城關區北門公社北門大隊轄11個生產隊。
2016年改為北門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北門社區附近有織金洞、織金關水利風景區、織金古建筑群、恐龍湖水利風景區、織金財神廟、織金大峽谷等旅游景點,有織金頭花蓼、織金續斷、織金竹蓀、貴州織金農家土制煙熏臘肉、織金白鵝、織金發粑等特產,有蠟染技藝(織金苗族蠟染)、砂陶制作工藝、蘆笙舞(滾山珠)、彝族撮泰吉、彝族服飾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