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獨山社區 | 隸屬:文騰街道 |
區劃代碼:520524002006 | 代碼前6位:520524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21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該村有座獨立的山峰,當地人稱獨山,故以此命名獨山。
基本介紹:
獨山村全村4個村民組,分別為石丫口、蜂子巖、川洞、挖腳坡,共有183戶686人,位于城關鎮南面,共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461畝,主要是以農業為主,發展畜牧業。原有全村統稱為馬黃箐,有句方言叫“出名的馬黃箐,吃洋芋當頓,要吃大米等痛病,找得大米來,死得冰幫硬,現在家家戶戶都是吃大米當頓”。
--人口總數:686人農業人口:686人非農業人口:/人
--行政區面積:5.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1.0畝
--主要民族成分:苗,青,漢,仡佬,彝發展口號:發展養殖,奔向小康
--所轄村:石丫口,川洞,蜂子巖,挖腳坡生產總值:82.0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農業
歷史沿革:
解放前隸屬于坡腳鄉,1950年改屬坡腳區起鳳鄉,1953年復屬坡腳鄉管轄;1958年成立獨山大隊,屬城關區紅旗公社管轄;1963年改屬花紅公社管轄;1984年獨山大隊改為獨山村,屬花紅鄉管轄;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時,撤城關區改城關鎮,獨山村屬城關鎮管轄;2013年撤銷城關鎮,建文騰、雙堰和金鳳三個街道,獨山村屬文騰街道管轄。
2016年改為獨山居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獨山社區附近有織金洞、織金關水利風景區、織金古建筑群、恐龍湖水利風景區、織金財神廟、織金大峽谷等旅游景點,有織金頭花蓼、織金續斷、織金竹蓀、貴州織金農家土制煙熏臘肉、織金白鵝、織金發粑等特產,有蠟染技藝(織金苗族蠟染)、砂陶制作工藝、蘆笙舞(滾山珠)、彝族撮泰吉、彝族服飾等民俗文化。
區劃: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文騰街道·獨山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