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桂果鎮 | 隸屬:織金縣 |
區劃代碼:520524101 | 代碼前6位:520524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2100 |
轄區面積:約9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88萬人 |
人口密度:約19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桂花社區 | ~001 | 特殊區域 | 桂花居委會共有三個居民小組,全居委會共955人,其中國營良種場有耕地1235畝,該組之土地肥沃,是科技種植示范的理想之地。
--人口總數:955…[詳細] |
綺陌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綺陌村位于桂果鎮政府東南面1公里處,全村17個村民組,3747人,783戶,耕地面積2541.3畝,耕地以田為主,是桂果鎮大米糧食主產區,礦物質以煤為…[詳細] |
貓場社區 | ~003 | 鎮鄉結合區 | 貓場村位于桂果鎮政府東北面1.5公里處,全村11個村民組,2096人,427戶,耕地面積2120畝,耕地以田為主,是桂果鎮大米糧食主產區,礦物質以煤為…[詳細] |
馬場社區 | ~004 | 鎮鄉結合區 | 馬場村位于桂果鎮政府駐地6公里處,轄14個村民組,699戶,2717人,田土面積為2978.1畝主產水稻、玉米、韓國朝天椒等,礦產資源主要為煤,貴州第…[詳細] |
克窩社區 | ~005 | 鎮鄉結合區 | 克窩村位于桂果鎮政府駐地的西北面3公里處,轄7個村民組285戶,1279人,耕地面積1012畝,占區域面積的百分之八十,資源主要以煤為主。該村土地肥沃…[詳細] |
小牛場社區 | ~006 | 鎮鄉結合區 | 小牛場村位于桂果鎮政府駐地的西面4公里處,轄10個村民組439戶,1977人,耕地面積1944.5畝,占區域面積的百分之八十,資源主要以煤為主。該村土…[詳細] |
岔河社區 | ~007 | 鎮鄉結合區 | 岔河村位于桂果鎮政府駐地東南面5公里處,轄5個村民組,289戶,1391人,田土面積1673.5畝,行政村位于阿烈河與打麻廠河之兩河交匯的岔河組,主產…[詳細] |
阿烈社區 | ~008 | 鎮鄉結合區 | 阿烈村位于桂果鎮政府駐地之西南面8公里處,轄8個村民組,373戶,1738人,耕地面積1738畝,占區域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五,該村水源豐富,草原廣闊,牧…[詳細] |
打麻廠社區 | ~009 | 鎮鄉結合區 | 打麻廠村位于桂果鎮政府駐地之東南面8公里處,轄7個村民組,351戶,1508人,耕地面積為1750畝,與桂果鎮岔河村、織金縣實興鄉,黑土鄉相連,山多草…[詳細] |
桂苑社區 | ~010 | 鎮中心區 | 寓意建設花園式社區,故取得桂苑社區。為貫徹落實省委2018年8號文件,確保易地拍扶貧搬遷后續工作建設,確保搬遷群眾安居樂業,按照有關程序,由桂果鎮申請…[詳細] |
東紅村 | ~209 | 村莊 | 東紅村位于桂果鎮政府駐地的西北面6公里處,轄5個村民組278戶,1225人,耕地面積1237畝,占區域面積的百分之八十,資源主要以煤為主。土地肥沃,水…[詳細] |
聯興村 | ~210 | 村莊 | 聯興村位于桂果鎮政府駐地的北面9公里處,轄8個村民組417戶,2053人,耕地面積1819畝,占區域面積的百分之八十,資源主要以煤、磷礦為主。該村土地…[詳細] |
興平村 | ~211 | 村莊 | 興平村位于桂果鎮政府駐地之西北面8公里處,轄7個村民組,391戶,1561人,耕地面積1330畝,占區域面積的百分之五十,草原廣闊,水草豐盛,礦產資源…[詳細] |
新華村 | ~212 | 村莊 | 新華村位于桂果鎮政府駐地的西南面6公里處,轄11個村民組486戶,1960人,耕地面積1683畝,占區域面積的百分之八十,資源主要以煤為主。土地肥沃,…[詳細] |
果底村 | ~213 | 村莊 | 果底村位于桂果鎮政府北面,距桂果鎮政府駐地12公里,轄8個村民組,349戶,1750人,有耕地面積1279畝,黨支部共有黨員21人,全村人均純收入為1…[詳細] |
水壩村 | ~214 | 村莊 | 水壩村位于桂果鎮政府駐地的東北面9公里處,轄5個村民組125戶512人,耕地面積632畝,占區域面積的百分之八十,資源主要以森林為主。該村土地肥沃,水…[詳細] |
地名由來:
桂果鎮因境內多桂花樹、果樹而得名。
基本介紹:
在織金縣中部偏東南。面積98平方公里。人口2.12萬,其中彝、苗、布依等民族占6.6%。轄1居委會、14村委會。1949年為桂果鄉。以桂花、果底兩村各取一字命名。1953年析設桂果、果化、新華、岔河鄉。1958年撤鄉建桂果公社。1962年析建桂果、果化、新華、岔河公社。1984年改置桂果鎮和果化、新華、岔河鄉。1991年合并置桂果鎮。有煤礦。有中小學18所。鎮人民政府駐地小貓場,在城關鎮東南12公里,東南靠鐵廠梁子,西瀕卜牛河。人口 1 000,有漢、苗等民族。海拔 1 400 米。為縣東南部大牲畜、農副產品集散地。有公路接黃安公路。
榮譽排行: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桂果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4年7月,桂果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明代時期,屬隴胯則溪。
清代時期,屬向化里七甲。
民國初期,屬東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一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一區桂果聯保。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置桂果鄉。
1951年1月,屬一區;同年6月,屬四區。
1952年,屬二區。
1955年5月,改名桂果區;同年10月17日,改名小貓場區。
1958年9月,改為聯社。
1959年1月,建公社。
1961年8月,恢復區建制。
1962年7月,撤區
織金竹蓀是世界上最珍貴的食用茵之一,被譽為真茵皇后,其質地脆嫩疏松,能夠飽的鮮湯汁,使味道愈見鮮美爽口,宜于燒,炒,扒,釀,燴,涮等各種烹飪方法。對防治高血壓,降低膽固醇,抗癌等方面效果顯著。特定
區劃: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桂果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