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箐腳社區 | 隸屬:惠民街道 |
區劃代碼:520524007008 | 代碼前6位:520524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21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其所在地屬夾皮山溝,村民居住于大箐林下方,故而得名箐腳。
基本介紹:
箐腳村距三甲鄉政府駐地10公里,距織金縣城23公里,轄10個村民小組,農戶355戶,人口1359人,勞動力658人,村域總面積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40畝,人均耕地0.5畝。有黨員32名,村內有獨立完善的學校、衛生室和文化室等基礎設施,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村民生活用水以村內自然水源為主,燃料主要以煤為主。農業生產主要以種、養業為主,其中種植業以玉米、水稻、經果林等為主,養殖業以豬、牛、黑山羊、家禽為主。
走進箐腳村,一幅如畫新村美景映入眼簾:一條條路變寬了,一棟棟房子變靚了,一條條水泥道路彎彎曲曲延伸至每家每戶、一座座村居小院干凈整潔幽靜雅致,一個個富裕起來的村民笑容滿面。
歷史沿革:
1953年民主建鄉時隸屬于三甲鄉,1957年大戛、三甲兩鄉合并為百花管理區;1958年成立箐腳大隊,百花管理區改為百花公社,箐腳大隊屬百花公社管轄;1984年箐腳大隊改為箐腳村,百花公社改為百花鄉,箐腳村屬百花鄉管轄;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時,設三甲白族苗族鄉,2013年5月三甲與普翁合并建三甲街道,箐腳村屬三甲街道管轄。
2016年改為箐腳居民委員會,隸屬關系不變。
2019年9月11日設社區,歸惠
周邊相關:
箐腳社區附近有織金洞、織金關水利風景區、織金古建筑群、恐龍湖水利風景區、織金財神廟、織金大峽谷等旅游景點,有織金頭花蓼、織金續斷、織金竹蓀、貴州織金農家土制煙熏臘肉、織金白鵝、織金發粑等特產,有蠟染技藝(織金苗族蠟染)、砂陶制作工藝、蘆笙舞(滾山珠)、彝族撮泰吉、彝族服飾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