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定興縣 | 隸屬:保定市 |
區劃代碼:130626 | 代碼前6位:130626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冀F |
長途區號:0312 | 郵政編碼:071000 |
轄區面積:約71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1.28萬人 |
人口密度:約71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鎮、6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定興鎮 | 12.76萬人 | 70km2 | 定興鎮共轄42個行政村,總面積70平方公里,人口8.03萬,年社會生產總值12.9億元。九六年被保定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小康鎮,經濟發展已擠身保定十強,…[詳細] |
固城鎮 | 4.28萬人 | 77km2 | 固城鎮位于定興縣最南端,京深高速、107國道、京廣鐵路縱貫全境,轄區面積77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1個自然村,總人口4.9萬,耕地面積6.5萬…[詳細] |
賢寓鎮 | 3.4萬人 | 65.5km2 |
【地理位置】地處定興縣城西南部,東鄰肖村鄉、北河鎮,南接固城鎮,西鄰張家莊鄉、姚村鄉,北靠高里鄉。鎮政府駐賢寓村財旺路,距定興縣城25公里。
…[詳細] |
北河鎮 | 2.04萬人 | 33.7km2 | 河北省定興縣北河鎮地處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中心位置,位于定興縣城南7千米。面積33.7平方千米,轄1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北河店村。
該鎮鎮內交通便利…[詳細] |
天宮寺鎮 | 3.12萬人 | 50km2 | 天宮寺鎮民風樸實,鎮域交通條件便利,有京珠高速從鎮域中部通過,淶津公路在鎮區南側通過,是以工藝品及食品加工為主的工貿型小城鎮。
政區概況
…[詳細] |
小朱莊鎮 | 2.94萬人 | 45km2 | 小朱莊鎮位于定興縣城東南部,總面積45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共有人口33415人,耕地4.5萬畝,物產豐富,通訊發達,交通便利,環境優化,與112…[詳細] |
姚村鎮 | 1.66萬人 | 27.5km2 | 姚村鄉位于定興縣城西南36公里處,西與易縣接壤、南與徐水相鄰、東靠固城鎮、北連張家莊、賢寓鎮。鄉駐地姚村,相傳本地有一磚窯,外來人在窯上做工,逐漸聚集…[詳細] |
楊村鎮 | 2.67萬人 | 38.6km2 | 楊村鄉位于定興縣城東南15.5公里處,總面積38.6平方公里,轄楊村、卷子、房家莊、北重樓、南重樓、西重樓、南謝、北謝、南寨、北寨、東趙、西趙、吳莊、…[詳細] |
高里鎮 | 3.91萬人 | 82.45km2 | 高里鄉交通條件優越,定(興)易(縣)公路(省二級路)橫貫全鄉,與112線和107國道相接,鄉村道路全部實行硬化。通訊設施完備,有萬門程控交換機和三個…[詳細] |
內章鎮 | 3.27萬人 | 60km2 | 內章鎮,隸屬于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地處定興縣東南部,東靠北南蔡鄉,南與楊村鎮、容城縣賈光鄉相鄰,西與定興鎮、北河鎮接壤,北連李郁莊鄉、小朱莊鎮。轄區東…[詳細] |
東落堡鎮 | 2.31萬人 | 39.2km2 | 一、基本情況
東落堡鄉位于定興縣境北部,縣城正西,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公里。北與淶水縣接壤,西與高里鄉、南與北河鎮以北易水河為界,東與定興鎮隔南拒馬…[詳細] |
張家莊鄉 | 1.49萬人 | 28.8km2 | 張家莊鄉位于定興縣西南,黨委、政府駐地張家莊村,距離定興縣城28公里,東界賢寓鎮,西靠易縣凌云冊鄉,南鄰姚村鄉,北過易水河臨高里鄉。總面積28.13平…[詳細] |
肖村鄉 | 1.95萬人 | 37.8km2 | 位于定興西南部,地理位置優越,距縣城15公里,西連賢寓鎮,北接北河鎮,南鄰固城鎮,東界柳卓鄉。面積37.8平方公里,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北…[詳細] |
柳卓鄉 | 2.03萬人 | 30.6km2 | 柳卓鄉位于縣城東南13公里處,面積3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776畝,全鄉下轄12個行政村,25741人。西臨107國道,京港澳高速貫穿全境,地…[詳細] |
北南蔡鄉 | 1.84萬人 | 28km2 | 北南蔡鄉位于定興縣東南部,總面積28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總人口19336人,耕地面積28278畝。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氣候宜人,盛產…[詳細] |
李郁莊鄉 | 1.59萬人 | 28.7km2 | 李郁莊鄉位于定興縣中部偏東,鄉政府駐地在縣城東南偏東9.5公里處,全鄉人口1.8萬,耕地3.1萬畝,全鄉面積28.7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15個黨…[詳細] |
地名由來:
秦代設范陽縣,隋代稱遒縣,金大定六年(1166年)置定興縣。定興之名,系以金代年號大定之“定”字加“興”字組成,為大定興盛之義。
基本介紹:
定興縣隸屬保定市,為河北省35個“環京津都市圈”縣(市)之一,總面積714平方公里,轄4鎮12鄉,人口57.8萬。處于京津1小時經濟圈范疇內,京廣鐵路、107國道、京港澳和張石高速公路及正在建設的京石客運專線縱穿南北,是京南保北地區聯通南北、西進東出的重要交通樞紐。義慈惠石柱、慈云閣等國保單位及燕昭王招賢之黃金臺、義士刺秦壯別之荊軻渡遺風千載,詩人盧照鄰、戲劇家王實甫等文人墨客流芳后世。近年來,堅持走開放興縣、工業立縣、強農富民之路,構建“京南郊縣型”經濟格局。工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長城、大迪、天馬、興安冶金、華建、五合窖、喜之郎、三九、步長天浩等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初步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機械加
榮譽排行:
2025年1月,被命名為河北省城鄉客運一體化示范縣。
2023年10月,定興縣入選首批河北省中小學家庭教育示范區名單。
2023年10月,水利部公布第六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定興縣榜上有名。
2023年7月,定興縣被確定為第三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縣。
2021年10月,被河北省交通運輸廳確定為河北省縣級城鄉客運一體化試點縣(區、市)。
2021年8月,定興縣上榜2021中國智慧教育百佳縣市,位列第53。
2021年8月,國家商務部公布了2021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定興縣名列其中。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定興縣人口數量為51.28萬人,位列保定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9位,位列河北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6位。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為燕國轄域。
秦代置范陽縣,治在今固城,屬廣陽郡。
北齊時期移治伏圖城,屬幽州范陽郡。
隋代改名遒縣。
大業十年(617),省入易縣。
金大定六年(1166),從范陽、淶水、易縣三縣析出定興縣。
治在今定興鎮,屬涿州。
元代屬保定路易州。
明初屬易州。
洪武六年(1373),改隸保定府。
清屬保定府。
1913年,屬直隸省范陽道,后改屬保定道。
1928年,直隸于河北省。
1937年,劃歸河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
區劃: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