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莊鎮 | 隸屬:清苑區 |
區劃代碼:130608106 | 代碼前6位:130608 |
行政區域:河北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冀F |
長途區號:0312 | 郵政編碼:071000 |
轄區面積:約2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27萬人 |
人口密度:約78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草橋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該村建村后,在村邊河上修草橋一座,借此取莊名為草橋。…[詳細] |
史莊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該村因郭氏戶大,以其姓氏取名郭莊。清朝初年,郭氏絕嗣,史族興旺,遂更村名為史莊。…[詳細] |
龐莊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該村因立村人為“龐”姓,取村名龐家莊,后簡稱龐莊。…[詳細] |
東王莊村 | ~203 | 村莊 | 該村因房氏逐漸絕嗣,王族繁衍興旺,以其姓氏取名王莊。1981年地名普查中為區別縣內重名村莊,并因其在同名村中居東,改名為東王莊。…[詳細] |
小莊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該村因緊靠拴馬莊(今大莊),比之拴馬莊村小人少,故取名小莊。…[詳細] |
大莊村 | ~205 | 鎮中心區 | 該村因宋朝將領曾經崗上拴馬,借此取村名拴馬莊。明初,莊北又建一村,名小莊,此莊遂改稱大莊。…[詳細] |
石屯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此村原名史賈屯,村名來歷不詳(現廟與鐘已無)。后因村內石姓人多,并以諧音演化為石家屯,后簡稱石屯。…[詳細] |
段莊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該村因立村人為“段”姓,取村名段家莊,后簡稱段莊。…[詳細] |
楊橋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因立村人楊氏在河上修橋一座,借此冠以姓氏,取名楊橋,后因此莊北部有一北楊橋,為相區別,遂改稱南楊橋。…[詳細] |
孫莊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因孫氏戶大人多,故取村名為孫莊。建國初期沿襲村公所建制,屬蒲洼鄉管轄;1957年7月鄉鎮合并后,屬大莊鄉管轄;1958年8月建公社后,村公所改稱生產大…[詳細] |
張良莊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該村張氏建張家胡同,梁氏建梁家莊,1946年兩莊合并,以其姓氏取莊名張梁莊。1961年改為張良莊,沿用至今。…[詳細] |
徐莊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該村因徐氏戶大人多,遂取村名為徐莊。建國初期沿襲村公所建制,屬徐莊鄉管轄;1957年7月鄉鎮合并后,屬大莊鄉管轄;1958年8月建公社后,村公所改稱生…[詳細] |
東孟莊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該村因立村人為“孟”姓,取名孟莊。后為區別縣內同名村莊,據其所處方位(居東),改稱東孟莊。…[詳細] |
黎溝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因當時這里遍地溝壑,黎氏遂耕土填溝,墾荒種田,借此冠以姓氏取村名黎耕溝,后簡稱黎溝。…[詳細] |
蒲洼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因當時此處地勢低洼,蒲草盛長,遂借此取莊名蒲洼。…[詳細] |
楊莊村 | ~215 | 村莊 | 名。該村因楊氏戶大人多,遂取莊名楊莊。建國初期沿襲村公所建制,屬蒲洼鄉管轄;1957年7月鄉鎮合并后,屬大莊鄉管轄;1958年8月建公社后,村公所改稱…[詳細] |
解莊村 | ~216 | 村莊 | 。該村曾名歸莊,名稱來歷失考。清朝時期,解氏由高陽縣于堤遷居此村。解氏之族繁衍興旺,逐漸在村中居于主要地位,遂以其姓氏更村名為解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鎮政府駐地位于大莊村得名。相傳此地原有一大土崗,宋朝將領常在崗上拴馬,聚戶成村后借此取名拴馬莊。明朝初年大莊北又建一莊,取名小莊,此莊遂改稱大莊。
基本介紹:
大莊鎮位于清苑城區東南20公里處,南臨蠡縣,東接高陽,轄17個行政村。全鎮總人口23565人,5954戶,耕地28065畝。大莊鎮是清苑區經濟、文化重鎮之一,電力、網通、移動、鐵通、聯通、信用社、農行均在境內設有分局和營業所,保滄高速公路從境內穿過并設有進出站口,與省道保滄路連接的公路可直達保定、高陽、蠡縣及周邊各鄉鎮。
2017年全鎮共5956戶,23578人,漢族人口占99%以上,人口出生率1.6‰、死亡率0.8‰、自然增長率0.8‰。全鎮國民生產總值9.94億元、其中一、二、三產分別為8790萬元、83714萬元、6906萬元,同比增長分別為6.4%、8.7%、8.7%。糧食總產量
榮譽排行:
2023年9月,河北省愛衛辦命名大莊鎮為2022年度河北省衛生鄉鎮。
2014年7月,大莊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1953年建大莊鎮和小莊、蒲洼、徐莊鄉。
1957年合并為大莊鄉。
1961年5月析置大莊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建為大莊鄉,11月改建為大莊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