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四嘉子鄉 | 隸屬:愛輝區 |
區劃代碼:231102201 | 代碼前6位:231102 |
行政區域:黑龍江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黑N |
長途區號:0456 | 郵政編碼:164300 |
轄區面積:約22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600人 |
人口密度:約1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四嘉子村 | ~201 | 鄉中心區 | 四嘉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東四嘉子村 | ~202 | 村莊 | 東四嘉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小三嘉子村 | ~203 | 村莊 | 小三嘉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烏斯力村 | ~204 | 村莊 | 大烏斯力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小烏斯力村 | ~205 | 村莊 | 小烏斯力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卡倫山村 | ~206 | 村莊 | 卡倫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相傳,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寧古塔八旗官兵駐防于此,后來有富、關、李、徐四家移居到此,形成屯落,始稱四家子。1912年,將“家”改為“嘉”。
基本介紹:
四嘉子滿族鄉位于黑河市愛輝區東部沿江平原,東臨黑龍江,與俄羅斯為界,北與幸福為鄰,西部與錦河農場,南部與愛輝鎮接壤。地理坐標在東經127°30´24",北緯50º10´32",地處愛輝區平原區,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比降1/6000。 地貌類型按成因分為堆積和浸蝕堆積,按形態為江浸灘和高平原。我鄉表層土壤為黑土,厚度1.00米,質地為黑壤土,粒狀結構,較緊、濕根交量,無石灰反應。養分含量高,土質肥沃,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
我鄉幅員面積2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萬畝,林地4.5萬畝,草原1.5萬畝。農作物以種植玉米、大豆、小麥等為主。主要特產是西瓜、蔬菜。
歷史沿革:
1936年,設四嘉子保。
1944年1月,改設西四嘉子村。
1945年,設置四嘉子區。
1951年,改為第二區。
1956年4月,撤區劃鄉,設四嘉子鄉。
1958年9月,政社合一,成立四嘉子人民公社。
1983年7月,改為四嘉子鄉。
1994年7月,改建為四嘉子滿族鄉。
名稱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