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依安縣 | 隸屬:齊齊哈爾市 |
區劃代碼:230223 | 代碼前6位:230223 |
行政區域:黑龍江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黑B |
長途區號:0452 | 郵政編碼:161000 |
轄區面積:約378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4.28萬人 |
人口密度:約9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街道、6個鎮、9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依安鎮 | 9.73萬人 | 8.25km2 | 位于縣境偏北部,南距烏裕爾河3.5公里,西距齊齊哈爾市120公里,是齊北鐵路線上重鎮之一。公路四通八達,是縣黨政機關所在地和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詳細] |
依龍鎮 | 3.55萬人 | 507.7km2 | "依龍鎮位于黑龍江省西部,小興安嶺西南麓,松嫩平原北緣,依安縣城南45公里處的雙陽河北岸。東與雙陽鎮相接,西與林甸東興鄉、依安縣三興鎮為鄰,北與中心鎮…[詳細] |
雙陽鎮 | 1.53萬人 | 174.3km2 | "位于依安縣東南部,幅員面積174.3平方公里。與拜泉縣的永勤鄉、富強鎮、長榮鄉毗鄰。地處第三積溫帶上線,屬寒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降雨量500毫米左右…[詳細] |
三興鎮 | 1.77萬人 | 225km2 | 位于依安縣西南49公里處,西與富裕縣紹文鄉、富路鎮為鄰,南與紅旗馬場接壤,北靠碾北公路。地勢平坦,交通便利。躍進水利干線、引嫩工程流經境內。土質屬碳酸…[詳細] |
中心鎮 | 2.85萬人 | 245km2 | 位于依安縣南部,烏裕爾河南岸,距縣城21.5公里,東鄰陽春鄉、解放鄉,西連三興鎮、向前鄉,南部與依龍鎮接壤。依明公路縱穿南北,東西有中三、中解公路橫貫…[詳細] |
新興鎮 | 2.93萬人 | 220km2 | 位于依安縣的西南部,幅員面積220平方公里。西與富裕縣紹文鄉、富路鎮接壤。有遠近聞名的興福村蕓豆收購和治家村羽絨經銷集散地,交通發達、經濟實力較強。新…[詳細] |
富饒鄉 | 1.68萬人 | 330.59km2 | 位于依安縣東南,地處雙陽河南岸,東與拜泉縣愛農鄉、富強鄉接壤,南與明水縣崇德鎮相望,西與林甸縣東興鄉毗鄰。鄉政府設在富饒村,距縣城62公里,為三區四縣…[詳細] |
解放鄉 | 1.39萬人 | 位于依安縣東南部,西與中心鎮為鄰,南與雙陽鎮接壤,北靠陽春鄉,全鄉有43個自然屯,4,500戶,20,000人口。幅員面積20萬畝,耕地面積15萬畝。…[詳細] | |
陽春鄉 | 1.49萬人 | 160km2 | 位于依安縣東南24公里處,東與拜泉長春鎮、新建鄉接壤,西接中心鎮,南鄰解放鄉,北與新發鄉毗鄰,依拜公路橫穿境內。全鄉幅員面積160平方公里。水資源較豐…[詳細] |
新發鄉 | 1.4萬人 | 地處依安縣城東南20公里,背靠烏裕爾河,躍進水庫坐落在新發鄉境內,有豐富的水草和砂石資源,轄6個行政村51個自然屯,幅員面積22.7萬畝,齊北公路橫穿…[詳細] | |
太東鄉 | 1.21萬人 | 170.3km2 | 政府所在地位于依安縣城東11公里處,南臨烏裕爾河畔,北鄰上游鄉,東鄰克山縣古城鎮。全鄉現有8個行政村,64個自然屯。8個村分別是:長興村、新民村、聯合…[詳細] |
上游鄉 | 1.27萬人 | 162km2 | 位于依安縣境東北端,距縣城11公里,東與克山縣西河鄉分界,北與克山縣西聯鄉接壤。依克公路穿境而過。全鄉南北長約20公里,東西寬約17公里,幅員面積16…[詳細] |
紅星鄉 | 1.36萬人 | 153.1km2 | "【鄉鎮概況】
紅星鄉位于依安縣城西北9公里處,南與依安鎮接壤,東、北、西分別與上游、先鋒、新屯鄉毗鄰。境內多崗川,土質肥沃,適合大豆、馬鈴薯、甜菜…[詳細] |
先鋒鄉 | 1.62萬人 | 205.53km2 | 先鋒鄉位于依安縣城西北22公里處,北靠訥河市通南鎮,西與富裕縣忠厚鄉接壤,東鄰上游鄉、紅星鄉,南與新屯鄉毗鄰。鄉境東西長25公里,南北長15公里。全鄉…[詳細] |
新屯鄉 | 1.59萬人 | 182.66km2 | 位于縣城西17.5公里,東鄰依安農場和紅星鄉,南靠烏裕爾河、西與富裕縣富海鎮毗鄰,北部與先鋒鄉接壤。屬于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多風少雨,夏季溫熱多…[詳細] |
依安農場 | 依安農場位于黑龍江齊齊哈爾依安縣。下轄:
230223500402 123 依安場直社區
230223500501 220 依安農場第一管理區 …[詳細] | ||
紅旗馬場 | 紅旗馬場位于黑龍江齊齊哈爾依安縣。下轄:
230223501402 123 紅旗場直社區
230223501501 220 紅旗馬場管理區
…[詳細] |
地名由來:
1929年由依安設治局改設,縣名源于依克明安部,建縣時取其二字故名;據民國《黑龍江志稿》:地當胡裕爾河南,依克明安旗地,故稱依安。
基本介紹:
依安縣幅員面積3678平方公里,轄6鎮9鄉149個行政村和7個農林牧場,人口46.1萬人,耕地面積442.2萬畝。被命名為“中國白鵝之鄉”“中國紫花油豆角之鄉”“中國五色土(北方紫砂)之鄉”。依安大鵝、依安蕓豆被評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以我縣為核心申報的黑龍江白鵝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被列為國家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連續多年獲得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稱號,被評為全國林業合作社建設示范縣、全國森林防火先進縣、全國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數字鄉村示范縣、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
榮譽排行:
2024年5月,2024年黑龍江省科學施肥增效項目“三新”集成推進縣名單公布,依安縣榜上有名(玉米)。
2024年5月,依安縣被確定為黑龍江省2024年全國綠色高產高效行動示范縣(全國大豆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全國玉米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
2023年7月,2023年實施黑龍江省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名單公布,依安縣上榜。
2023年5月,黑龍江省2023年全國綠色高產高效行動示范縣名單發布,依安縣上榜(全國大豆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
2023年5月,依安縣入選2023年鄉村建設評價樣本縣名單。
2022年6月,依安縣被確定為2022年黑龍江省大豆(玉米)大壟密植技術模式提產增效示范縣。
2022年6月,依安縣被確定為黑龍江省2022年全國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示范縣(大豆)。
2022年6月,依安縣被確定為2022年黑龍江省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
2021年11月,依安縣被確定為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
歷史沿革:
原系依克明安旗故地,設治前為拜泉、林甸、龍江和依克明安4縣(旗)的接合部。
1923年10月20日,設置依安設治局,將拜泉、林甸、龍江3縣和依克明安旗各一部分地方劃出為依安設治局管轄區域,設治局駐龍泉鎮(今依龍鎮)。
1929年1月,依安設治局晉升為三等縣,由省直轄。
東北淪陷后,初隸黑龍江省,1934年12月劃歸龍江省,1939年6月劃歸新設之北安省管轄。
1941年10月,偽縣公署由龍泉村泰安街(今依
區劃: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依安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