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福興鄉 | 隸屬:肇源縣 |
區劃代碼:230622200 | 代碼前6位:230622 |
行政區域:黑龍江省 | 地理分區:東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黑E |
長途區號:0459 | 郵政編碼:163000 |
轄區面積:約109.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2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永興村 | ~201 | 村莊 | 永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福興村 | ~202 | 村莊 | 福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興村 | ~203 | 村莊 | 新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瑞興村 | ~204 | 鄉中心區 | 瑞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詳細] |
復興村 | ~205 | 村莊 | 復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吉興村 | ~206 | 村莊 | 吉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義興村 | ~207 | 村莊 | 義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以境內福興村得名,1956年3月命名福興鄉。取福祿吉祥、興旺發達之意。
基本介紹:
位于全縣東部邊陲,距縣城46公里。鄉境東鄰肇東市、北界肇州縣、西域薄荷臺鄉,南與三站鎮相連。全鄉總面積109.6萬平方公里。全鄉所轄區7個行政村,46個自然屯,總人口19,874人,其中農業人口17,500人。現有耕地面積92,100畝,林地12,000畝,森林覆蓋率13%。草原面積1,135畝,水面150畝。
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初年,始有人搭窩棚墾殖,1923年建屯,稱“唐老馬窩棚”,隸屬郭爾羅斯后旗三站鄉管轄。
東北淪陷后,初隸三站保,后隸維新村。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1946年末隸屬三站區,1949年改隸第四區。
1956年3月,設置福興鄉。
同年4月,改隸肇源縣。
1958年9月,并入三站人民公社。
1961年從三站公社劃出,成立福興公社。
1984年3月,改為福興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