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黃寨鎮 | 隸屬:陽曲縣 |
區劃代碼:140122100 | 代碼前6位:140122 |
行政區域:山西省 | 地理分區:華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晉A |
長途區號:0351 | 郵政編碼:030000 |
轄區面積:約109.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85萬人 |
人口密度:約16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黃寨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黃寨村是晉陽首邑第一村,是縣鎮所在地的城中村。全村有農業人口1584戶,2733人,勞力1980人,耕地1500畝,兩委干部8人,黨員76名,下設11…[詳細] |
柏井社區 | ~002 | 村莊 | 柏井村位于縣城以此十華里處,緊靠108國道楊興河道從村內穿過,全村1669人,634戶,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具有一定發展前景。2013年人均純收入77…[詳細] |
小牛站社區 | ~003 | 村莊 | 小牛站村位于縣城東南,距縣城3公里處,全村共有人口789人,360戶,土地面積2806畝,兩委干部共4人,共有黨員20人,其中女黨員3人,60歲以上黨…[詳細] |
城晉驛社區 | ~004 | 村莊 | 黃寨鎮城晉驛村位于陽曲縣城北五公里處,東靠北同蒲鐵路,西鄰大運公路,交通方便,地勢平坦,水源充足,全村618戶,1535人,耕地面積現有492畝,20…[詳細] |
莎溝社區 | ~005 | 村莊 | 黃寨鎮莎溝村位于縣城以北約2公里處,大運公路縱貫南北, 同蒲鐵路橫貫東西,交通便利,是我縣鉛鎂工業園的中心村。全村現有農戶173戶,總人口439人,土…[詳細] |
小屯莊社區 | ~006 | 村莊 | 小屯莊村土地面積1436畝,農戶376戶,人口978人,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7604元。
近年來,村兩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詳細] |
大屯莊社區 | ~007 | 村莊 | 大屯莊距縣城2公里,全村389戶、936人,耕地面積1223畝,全村以農業為主,兼運輸等產業,全村110輛農用拖拉機,六輛大型汔車,新東方鋁廠合同工6…[詳細] |
北鄭社區 | ~008 | 村莊 | 北鄭村,原名鄭村,清初改北鄭為北治,清中復今名,據《太原市陽曲縣地名志》載:“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陽曲縣志》均載…[詳細] |
中社社區 | ~009 | 村莊 | 中社村位于縣城南邊,北同浦鐵路把縣城與中社分隔,屬于縣城城中村,是2006年確定的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全村615戶,1220人,全村耕地1403畝。…[詳細] |
北塔地社區 | ~010 | 村莊 | 黃寨鎮北塔地村位于陽曲縣城南及大運高速路陽曲出口1公里處,為獨立行政村,同蒲鐵路、大運公路并行穿村而過,是陽曲縣城的南大門。村內地勢低洼,水源充足,土…[詳細] |
官圪垛村 | ~201 | 村莊 | 官圪垛村地處陽曲縣城北部,東面兩公里與大運公路相接,交通十分便利。轄官圪垛、東蔡、西蔡、上安四個自然村,共有農戶383戶930人,勞動力410個。全村…[詳細] |
南留南村 | ~212 | 村莊 | 南留南村所轄村民小組5個,現有人口489戶1196人,其中男545人,女572人,勞動力人數710人,其中常住人口308戶1113人,外來人口4人,耕…[詳細] |
北留村 | ~213 | 村莊 | 北留村所轄村民小組3個,耕地總面積 4343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1287畝,農作物面積3056畝,現有425戶1025人,其中男515人,女510人,…[詳細] |
宋莊村 | ~214 | 村莊 | 宋莊村位于陽曲縣城西北部,距縣城1.5公里,黃泥公路從境內穿過,交通便利。村委會轄四個村民小組,兩委干部共9人,村委5人,支委4人,黨員37人。
…[詳細] |
大直峪村 | ~215 | 村莊 | 1地理位置及對外交通
大直峪村位于黃寨鎮西北部,距縣城5公里,海拔1300米,無霜期125天,年平均降水量580毫米,年平均氣溫8.5——10.…[詳細] |
錄古咀村 | ~216 | 村莊 | 錄古咀位于陽曲縣縣城西北約10公里處,于黃泥路以北,總面積7000余畝。擁有耕地5400余畝,退跟還林地1890畝,現有本地村民923人,共計381戶…[詳細] |
地名由來:
原名黃頭寨,后村南建東、西兩堡,均為黃土堡,遂更名黃土寨,后簡稱黃寨。
基本介紹:
黃寨鎮是陽曲縣縣城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全鎮轄17個行政村,37個自然村,有7635戶,48484人。總面積10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700畝。南距省城太原18公里,北去忻州49公里。大運108國道,原太高速公路和北同蒲鐵路縱貫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地域優勢突出,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境內民風淳樸,百姓善良。
黃寨鎮黨委政府以黨的-精神和“-”重要思想統攬工作全局,緊緊圍繞縣。“園區建設年”活動,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以強鎮富民為核心,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招商引資為重點,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團結和帶領全鎮人民全力實施優先發展戰略,突出抓了“一帶兩圓,六大基地”的建設,使全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文化旅游:
南崖上遺址位于陽曲縣黃寨鎮大屯莊村南約1.5千米的南崖上。遺址東西長約230米,南北寬約220米,分布面積約5.06萬平方米。在遺址斷面上發現2處文化層,1座灰坑。文化層1位于遺址西北側斷崖
中社遺址位于陽曲縣黃寨鎮中社村東北約500米。東西長約370米,南北寬約270米,分布面積約1萬平方米。斷崖上暴露有一處厚約0.5~0.7米的文化層,采集有龍山文化時期的泥質、夾砂灰陶罐殘片
鐘崗遺址位于陽曲縣黃寨鎮官圪垛村北鐘崗臺地上。東西寬約500米,南北長約400米,分布面積約20萬平方米,屬新石器時代、東周時期文化遺存,地表采集有龍山文化時期的泥質灰陶籃紋陶片,東周時期泥
中共陽曲縣委員會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1948年地址:太原市陽曲縣黃寨鎮黃寨村中大街15號中共陽曲縣委員會舊址是陽曲縣解放前夕所成立的中共陽曲縣委辦公場所。抗戰勝利后,華國鋒任中共山西陽曲
狼孟城址位于陽曲縣黃寨鎮黃寨村東約100米,年代為戰國至西晉。狼孟城址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陽曲縣志》載名黃土寨。
民國二十一年《陽曲縣志》載名黃寨鎮。
1948年,東西陽曲合并后,黃寨鎮為當時第八區,解放初,屬陽曲縣第一區,1953年劃為大直峪、北留、城晉驛、黃寨4個鄉,1957年合并為黃寨鄉。
1958年與東黃水鄉、侯村鄉聯合成立了紅星人民公社。
1959年更名為黃寨人民公社,后劃出東黃水等45個自然村,另立東黃水人民公社。
1961年又劃出侯村等45個自然村,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