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盧醫廟村 | 隸屬:回郭鎮 |
區劃代碼:410181113211 | 代碼前6位:410181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豫A |
長途區號:0371 | 郵政編碼:451283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宋代為紀念名醫扁鵲,在此建蘆醫廟(今已毀),村民居住在這一帶,以廟名村。
基本介紹:
盧醫廟村,位于鄭州市東南,曾是盧醫廟公社、鄉0所在地,原為鄭縣四區所轄,1953年劃歸中牟縣。老隴海鐵路改道前,這里也曾設過盧醫廟車站。該行政村西與鄭州管城區接界,由鄭州市內始發的301路公交車,終點站即是盧醫廟村。該村農歷每逢一、四、七有集市貿易日,四月十一有古廟會,是附近農副產品的集散地,其地理位置與廟宇的名聲,在鄭州地區有一定的影響。
關于盧醫廟村名的由來,據村民傳講,原村在現村北兩公里處,以姓氏命名叫張粱村。約在清代中期,由于常年受風沙的侵襲,村莊大部分被沙土掩埋。于是村民合計,全村向南高地方遷移。就在準備遷村時,正遇到一場大的瘟疫流行,當時人們為了求得神靈的保佑,便在遷村的同時
歷史沿革:
民國屬回郭鎮聯保。
1948年為第四街,屬回郭鎮。
1958年屬鎮中大隊,屬回郭鎮公社。
1961年稱盧醫廟大隊,屬回郭鎮小公社。
1983年改稱蘆醫廟村民委員會,屬回郭鎮。
周邊相關:
盧醫廟村附近有杜甫故里、竹林長壽山、康百萬莊園、天井院、宋陵、鞏義石窟寺等旅游景點,有小相菊花、西義興鹵肉、夾津口橡子涼粉、南河渡石榴、小關柿餅、伊洛鯉魚等特產,有洛神傳說、獅舞(小相獅舞)、小相獅舞、火燒秦檜傳說、少林功夫等民俗文化。
區劃: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回郭鎮·盧醫廟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