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橋頭鎮 | 隸屬:社旗縣 |
區劃代碼:411327101 | 代碼前6位:411327 |
行政區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豫R |
長途區號:0377 | 郵政編碼:473000 |
轄區面積:約83.4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28萬人 |
人口密度:約39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橋頭街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橋頭村
下轄橋頭街(集鎮)及栗樹莊、來莊、張成莊、程莊、尚莊5個自然村。人口3180人,4900畝耕地,橋頭村以橋頭集鎮基礎,了展了近200…[詳細] |
許莊村 | ~201 | 村莊 | 許莊村
下轄許莊、和莊、鄧州莊、王胡子莊、南崗里、東張營、西張營、小東莊9個自然村。人口2498人,耕地4950畝,許莊村以傳統農業為主,發…[詳細] |
小河流村 | ~202 | 村莊 | 小河流村
下轄小河流、大河流、李莊、竹園、顏崗、關莊6個自然村。人口2788人,耕地5190畝,小河流村率先在全鎮發展日光溫室大棚蔬菜,并率…[詳細] |
史莊村 | ~203 | 村莊 | 史莊村
轄史莊、對吳莊、尹莊、焦莊4個自然村,人中1642人,耕地3345畝,史莊村以傳統農業為主,2005年發展優質速生楊400畝,發展日…[詳細] |
陶莊村 | ~204 | 村莊 | 陶莊村轄陶莊、楊莊、焦莊、閆莊、三間房、張莊、趙莊7個自然村,人口1858人,耕地3765畝,陶莊村以傳統農業為主,主要發展小辣椒、棉花等經濟作物,2…[詳細] |
范朱劉村 | ~205 | 村莊 | 范朱劉村轄范朱劉、吳莊、九才徐3個自然村,人口1410人,耕地3200畝,范朱劉村以傳統農業為主,以水資源為基礎民展了魚、奶牛、蓮菜等科學生態養殖項目…[詳細] |
相莊村 | ~206 | 村莊 | 相莊村
轄相莊、山東莊、李莊、小黃莊、水星照、范營、候莊7個自然村,人口2810人耕地5300畝,相莊村以傳統農業為主,現發展優質速生楊60…[詳細] |
何營村 | ~207 | 村莊 | 何營村
下轄何營、張莊、譚吳運動服、郭樓、獨柳樹5個自然村,人口2592人,耕地6700畝,何營村以傳統農業為主,種植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詳細] |
姚營村 | ~208 | 村莊 | 姚營村
下轄姚營、小柴莊、屠莊3個自然村,人口2248口人,耕地3765畝.姚營村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棉花、小辣椒等作物,2005年民…[詳細] |
泥河村 | ~209 | 村莊 | 泥河村人均年收入為8837元,固定資產約為210萬元。村兩委班子用好招商引資政策,近年來相繼有彩鋼、廣告公司、木器等五六個工廠落戶該村。
村街道建立…[詳細] |
老莊村 | ~210 | 村莊 | 老莊村,人口3330口人,耕地7300畝,下轄老莊、段莊、屈莊、閆過莊、劉莊、小徐莊、宿莊、埂里、小高莊、八座庵10個自然村,村支部書記李玉發,村主任…[詳細] |
明章村 | ~211 | 村莊 | 明章村
下轄明章、握里、宋莊、大徐莊、丁莊、小劉莊、朱莊7個自然村。人口2290人,耕地4600畝,明章傳統農業為主,2005年發展優質速生…[詳細] |
王蠻村 | ~212 | 村莊 | 王蠻村轄王蠻村、大宋莊、三岔口、海子莊、佛莊、段莊、前趙棚、后趙棚8個自然村。人口3734人,經濟作物主要發展了小辣椒、棉花、2005年發展優質速生楊…[詳細] |
王坊村 | ~213 | 村莊 | 王坊村
轄王坊、廟前莊、梨樹、小王莊、吳莊、楊莊、佛莊7個自然村。人口2390人,耕地5150畝,王坊村以傳統農業為主,今年發展優質速生楊7…[詳細] |
吳氏營村 | ~214 | 村莊 | 吳氏營村
下寡味吳氏寬葉、馬莊、李灣、余莊、高莊5個自然村,人口3060人,耕地面積4920畝,吳氏營是橋頭唯一一個村級集鎮,現有村內、外工…[詳細] |
新街村 | ~215 | 村莊 | 新街村
下轄新街、余莊、焦莊、小皮莊、大皮莊、柳莊、三座房、羅莊、閆莊、王官莊、郭莊、小孟莊12個自然村。人口3798人,耕地6150畝,新…[詳細] |
馬蹬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橋頭鎮馬蹬村有10個村民小組,人口1843口人,490戶,耕地面積1130畝,黨員18名。2011年,全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1萬元。 村支部書記馬國強…[詳細] |
石橋村 | ~217 | 村莊 | 橋頭鎮石橋移民新村于2011年6月23日從淅川縣馬蹬鎮搬遷至橋頭鎮安置點,共有9個村民小組、195戶、863口人、 1253畝耕地。村支部書記謝培勝。…[詳細] |
地名由來:
位于宛城至裕州官道珍珠河石橋東,且設有集市,故名。
基本介紹:
橋頭鎮是社旗縣西部重鎮,位于社旗、宛城、方城三縣、轄16個行政村,103個自然村,232個村民小組,43500人,83800畝耕地,南駐公路穿境而過。鴨河干渠橫貫全竟,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物產豐富,是我國優質棉產區。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按照“抓重點奮力爭先,辦實事凝聚人心,建環境推進發展”的21字工作方針,確立了堅持一個中心(經濟建設)扭住兩大目標(農民增收、財政增收)、突出三項重點(示范區、畜牧、非公有制經濟)、打好四項基本設施(水利、交通、城建、通訊)的整體工作思路,有效地推進了我鎮農村經濟快速發展,高效含稅農業實現了新世界突破,畜牧支柱產業不斷擴大,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財政收入穩步增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橋頭鎮入選2022年河南省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
歷史沿革:
明屬南陽縣清河保。
清時除北部少部分屬裕州外,大部分屬南陽縣橋頭保。
1912年屬南陽縣東大團。
1936年分屬橋頭鎮和自衛鄉、利民鄉。
1942年大部分屬橋頭鄉、泥河鄉,北部一小部分屬方城縣。
1949年設橋頭區。
1958年橋頭區劃屬賒旗公社。
1961年復置橋頭區。
1965年為橋頭區,劃屬社旗縣。
1966年為橋頭公社。
1983年為橋頭鄉。
1985年改為橋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