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鎖石嶺社區 | 隸屬:陸水湖街道 |
區劃代碼:421281003002 | 代碼前6位:42128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鄂L |
長途區號:0715 | 郵政編碼:437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相傳明崇楨年間(1625年),時任蒲圻知縣林增志一日乘轎經過城外熊家嶺山腰小路外出公務,突見一后生坐地哭泣甚慘,油污遍地,知縣即刻落轎俯身問其由。原來這后生家境清貧,僅靠販油所賺的微薄收入與老母維持生計,不料剛挑著一擔油從此山嶺經過時卻被一塊石頭絆倒,加上老母臥病在床,無錢醫治,故而啼哭。林知縣一聽,頓生憐憫之心,吩咐衙役用樹藤鎖了石頭,抬回縣衙審問,并一路鳴鑼傳令,本縣今日回衙審石頭,紳民人等可進衙聽審。遠近士紳庶民十分好奇,紛紛進衙內看老爺如何審石頭,到了一個大屋堂,縣官令借此堂屋升堂,將驚堂木一拍,厲聲高喝:“本官升堂審石,來觀者一律收錢。”“升堂”、“威武”聲過后,縣官又是俯耳問石,又是高聲指責,最后下了判詞:“大膽頑石,敢擋路途,致使老翁,摔潑桐油。本官判你粉身碎骨。”然后令衙役抬出石頭錘擊碎,圍觀者交的錢悉數交給挑油老翁。看熱鬧的人這才明白,縣官是個好人。為了紀念這件事,從此,老人絆石的地方便叫鎖石嶺。
基本介紹:
一、地理位置
鎖石嶺社區位于赤壁市城南,陸水水庫八號副壩北端,赤壁市經濟開發區腹地,赤壁市陸水湖風景區辦事處西北方。相傳明崇楨年間,12歲縣太爺,為一撥油老翁,撥油審石鎖石而得名。
二、行政變遷
上世紀六十年代,陸水水庫金師冠移民于此,取名立新鎮,與車站公社大田八隊,分別隸屬車站公社,1984年分鄉建鎮,是原陸水鎮鎮政府所在地,取名陸水街道,隸屬車站區公所,1987年撤區并鄉,隸屬鳳凰山辦事處,1997年陸水湖綜合治理劃歸陸水湖辦事處,2004年合村并組并入泉門社區,2005年8月18日批復單列鎖石嶺社區,隸屬陸水湖風景區辦事處。
三、基本情況
版土面積3.5平方
歷史沿革:
宋至清朝屬東鄉,大田團,民國屬萬峰鎮;1950年設鄉屬金獅鄉;1956年屬桃花農業合作社;1958年屬車站管理區大田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桂家畈區車站公社大田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車站公社大田大隊;1981年更名為大田畈大隊;1984年設區建鄉屬車站區陸水鎮陸水街道居委會;1987年鄉鎮體制改革屬陸水鎮陸水街道居委會;1997年9月荊泉街辦事處更名為陸水湖風景區街辦事處,將陸水街道大田
周邊相關:
鎖石嶺社區附近有三國赤壁古戰場、陸水湖、三峽試驗壩主題公園景區、玄素洞風景區、赤壁中華水滸城、赤壁圓通寺等旅游景點,有赤壁竹筍、赤壁米磚茶、羊樓洞磚茶、趙李橋磚茶、赤壁獼猴桃、莼浦苧麻等特產,有趙李橋磚茶制作技藝、赤壁腳盆鼓、木雕(通山木雕)、通城拍打、通山山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