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燈籠壩村 | 隸屬:芭蕉侗族鄉 |
區劃代碼:422801207200 | 代碼前6位:42280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該地地勢平坦,每到春季水旺之時,常見村民燈掛牛角,忙夜趕水,犁田打耙,故名。
榮譽排行:
2011年12月,燈籠壩村上榜第三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基本介紹:
燈籠壩村是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芭蕉侗族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區劃代碼為422801207200,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22801。郵政編碼為445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18 ,車牌號碼為鄂Q。燈籠壩村與楠木園村、芭蕉社區、甘溪村、小紅巖村、白巖村、黃連溪村、南河村、寨灣村、朱砂溪村、王家村、米田村、天橋村、白果樹村、二鳳巖村相鄰。
歷史沿革:
清乾隆年間(1736-1795),湖南、貴州、江西楊、譚、劉、肖、姚、龍等姓氏因“改土歸流”遷至此地,屬恩施縣市郭里五甲。
民國初襲里甲制;民國十六年(1927)屬恩施縣第三區(芭蕉)芭蕉聯保第一保;民國二十五年(1936)屬第三南鄉區(芭蕉)芭蕉鄉第一保;民國二十九年(1940)裁區設鄉,屬芭蕉鄉第一保。
1949年末,建立芭蕉區人民政府芭蕉鎮;1952年屬第五區(芭蕉區);1956年屬寨灣鄉金星農
周邊相關:
燈籠壩村附近有恩施大峽谷、恩施土家女兒城、板橋鹿院坪、恩施土司城、梭布埡石林、楓香坡侗族風情寨等旅游景點,有板橋黨參、恩施玉露、恩施青錢柳、恩施馬鈴薯、恩施紫油厚樸、恩施黑豬肉等特產,有撒爾嗬、恩施儺戲、恩施板凳龍、太陽河民歌、恩施玉露制作技藝、恩施燈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