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沉湖鎮 | 隸屬:漢川市 |
區劃代碼:420984104 | 代碼前6位:420984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K |
長途區號:0712 | 郵政編碼:432000 |
轄區面積:約71.8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77萬人 |
人口密度:約66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2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萬福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萬福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福星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福星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杜公村 | ~200 | 村莊 | 清屬沔陽州;清末和民國屬沔陽縣第十區仙北鄉;解放后劃入漢川,屬田龍區石剅鄉;1956年為聯合三、四社,屬劉口區石剅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杜公一、…[詳細] |
趙灣村 | ~201 | 村莊 | 舊名神臺灣,明·洪武二年,湖廣趙家南將軍的曾孫趙藺公率家眷從江蘇無錫官居于此,繁衍生息,后因趙氏人口眾多,故更名為趙灣。…[詳細] |
柳柯村 | ~202 | 村莊 | 取下轄自然村柳家灣、柯家壩首字命名。清屬沔陽州。清末和民國屬沔陽縣第十區。解放后劃入漢川。屬田龍區石剅鄉。1956年為聯合一、五、六合作社,屬劉口區石…[詳細] |
魏夾村 | ~203 | 村莊 | 取下轄魏家垸、夾州兩個自然村首字命名。“魏”指魏家垸,“夾”指夾州。…[詳細] |
石剅村 | ~204 | 村莊 | 清屬沔陽州。清末和民國屬沔陽縣第十區。解放后劃入漢川。屬田龍區石剅鄉。1956年為農利五、六、七合作社,屬劉口區石剅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為石剅…[詳細] |
百二沼村 | ~205 | 村莊 | 以所轄自然村命名。因境內有前百日沼、后百日沼兩個自然村,故取名百二沼村。…[詳細] |
涂邱村 | ~206 | 村莊 | 因村委會駐地涂家州內有涂、邱二姓,故名。…[詳細] |
肖市村 | ~207 | 村莊 | 以下轄居民點命名肖集口(又名肖市口)命名。…[詳細] |
燈塔村 | ~208 | 村莊 | 因五下年代,村頭有一測量三角點鐵塔架,原擬依此起名鐵塔,但群眾認為不雅,后以“總路線似燈塔”之意而改為“燈塔”。現已毀。…[詳細] |
劉洲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清屬沔陽洲。清末和民國屬沔陽縣第十區。解放后劃入漢川。屬田龍區石剅鄉。1956年為劉洲一、二合作社,屬劉口區脈北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分別改為劉洲…[詳細] |
紅豐村 | ~210 | 村莊 | 紅色寓意喜慶豐收,當地人們希望年年豐收,故而取名紅豐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剅咀村 | ~211 | 村莊 | 清屬沔陽州;清末和民國屬沔陽縣第十區仙北鄉;解放后劃入漢川,屬田龍區石剅鄉;1956年為紅豐八、九、十三個合作社,屬劉口區脈北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詳細] |
蔣龔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以下轄居民點蔣家灣、龔家灣的首字命名。清屬沔陽州;清末和民國屬沔陽縣第十區仙北鄉;解放后劃入漢川,屬田龍區石剅鄉;1956年為蔣龔一、二、三個合作社,…[詳細] |
李花村 | ~213 | 鎮中心區 | 1950年建鄉時,以下轄李家嘴、花園兩個自然村村名的首字命名。…[詳細] |
陳元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清屬沔陽州。清末和民國屬沔陽縣第十區仙北鄉;解放后劃入漢川,屬田龍區石剅鄉;1956年為陳園一、二、三三個合作社,屬劉口區復興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詳細] |
老塔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清屬沔陽州;清末和民國屬沔陽縣第十區仙北鄉;解放后劃入漢川,屬田龍區石剅鄉;1956年為老塔一社、二社,屬劉口區復興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為老塔…[詳細] |
先鋒村 | ~218 | 鎮鄉結合區 | 先鋒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新洲村 | ~220 | 鎮鄉結合區 | 清屬沔陽洲。清末和民國屬沔陽縣第十區仙北鄉;解放后劃入漢川,屬田龍區石剅鄉;1956年為新洲一、二、三個合作社,屬劉口區復興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詳細] |
花園村 | ~221 | 鎮鄉結合區 | 明末清初,李氏、吳氏、黃氏由江西遷湖廣競陵(天門),后遷此。因此村為明朝尹都堂的花園,故名。…[詳細] |
沉湖基地村 | ~222 | 鎮鄉結合區 | 沉湖基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地名由來:
以轄區內原湖泊名命名。據《天門縣志》稱,沉湖亦稱澄湖,“澄”為水清之義,也傳此地古代地殼下陷,為沉塌之湖而名。“沉湖”一名稱即由此而來。
基本介紹:
沉湖鎮位于漢川市西南,南枕漢水,與仙桃隔江相望;西與天門接壤,北抵荷沙主干線。全鎮國土面積72平方公里,下轄21個行政村,167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57200畝,人口59800人。
沉湖鎮素有漢川“魚米之鄉”的美譽。近幾年來,通過深度開發和結構調整,現以形成以優質稻、優質棉、雙低油菜、經濟林、蔬菜、水產、畜禽為主的成片種養基地;大型排灌設施——湖北“五七”泵站座落該鎮,建成一座功率為100千瓦的福星泵站。2004年實現農業生產總值12037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達3055元。
榮譽排行:
2023年5月,2024湖北省綜合競爭力百強鎮揭曉,沉湖鎮位列第23位。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國千強鎮名單揭曉,沉湖鎮位列第256名。
2024年7月,2024年中國中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名單發布,沉湖鎮榜上有名,位列第77名。
2024年5月,2024鎮域經濟中部100強榜單發布,沉湖鎮位列第43名。
2024年5月,2024年全國鎮域經濟500強榜單發布,沉湖鎮位列第422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單發布,沉湖鎮位列第356位。
2023年9月,2023中國中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揭曉,沉湖鎮位列第81。
2023年9月,2023年全國五百強鎮名單發布,沉湖鎮位列第431。
2022年9月,2021中國中部百強鎮名單揭曉,沉湖鎮位列第82位。
文化旅游:
漢川市田水灣(HanchuanTianShuiWan),位于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沉湖鎮,3A級旅游景區。位于仙桃、天門、漢川三市的交界處,距離天門南火車站僅300米左右,距仙桃市中心12公里,
歷史沿革:
沉湖解放前屬天門縣轄,現轄區行政村解放前為沔陽縣轄。
1949年7月,天漢兩縣分治時,原隸屬沔陽縣東二區的復興、肖市、石剅、等地劃入漢川屬田龍區轄。
1954年為第五區。
1956年1月,將小鄉并大鄉,為劉口區。
當年4月,撤銷區建制,為鄉建制,稱脈北、復興、石剅鄉,至1957年恢復區建制,為脈北區。
1858年6月,以區成立公社,為脈北公社后改為脈旺公社。
同年10月改為東風公社。
1959年公社恢復原名。
1
區劃: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沉湖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