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瞿家灣鎮 | 隸屬:洪湖市 |
區劃代碼:421083109 | 代碼前6位:421083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D |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3200 |
轄區面積:約42.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23萬人 |
人口密度:約28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瞿家灣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據《瞿家灣志》記載,明弘志十五年(1502),瞿氏先祖從荊州安定門外諸倪垱楊家村遷入玉沙縣趙湖里內荊河邊墾荒圍垸,種地狩獵。經繁衍生息,形成村落,故名…[詳細] |
瞿家灣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因瞿姓人居內荊河河灣處,故名。清順治年間(1644)屬監利縣下總延受理,清雍正年間(1723)屬監利縣,清道光年間(1821)屬監利縣趙湖里,民國初至…[詳細] |
陳灣村 | ~201 | 村莊 | 北宋乾德三年(965),因陳姓人家最早遷居此地河灣處,故名、并引為村名![詳細] |
月池村 | ~202 | 村莊 | 明末,此地有10畝大一清澈水池,陰天夜里猶見映月,故名月池,后引為村名![詳細] |
代楊村 | ~203 | 村莊 | 以所轄自然村戴家灣和楊家灣綜合命名。北宋乾德三年(965)屬玉沙縣,熙寧六年(1073)屬監利縣,元祜元年(1086)復屬玉沙縣,清順治年間(1644…[詳細] |
桃花村 | ~204 | 村莊 | 清嘉慶元年(1796)建村,因村城廣植桃樹,三月花開,香飄鄉里,故名,并引為村名![詳細] |
地名由來:
以姓氏、地理形態及行政區域名稱綜合命名。據《瞿家灣志》記載,明弘志十五年(1502),瞿氏先祖從荊州安定門外諸倪垱楊家村遷入玉沙縣趙湖里內荊河邊墾荒圍垸,種地狩獵。經繁衍生息,形成村落,故名“瞿家灣”。明嘉清年間(1550年前后),瞿家灣有了集市。明萬歷年間(1600年前后)集市規模不斷擴大,街道形成。至清乾隆初期(1740),瞿家灣已成為洪湖西北角湖區,農產業水產品及農副產品交而的集散地和經濟發展較為繁華的集鎮。
基本介紹:
瞿家灣鎮地處洪湖市西部,西接監利柳關,南倚百里洪湖,北枕洪排大河,東臨沙口新場,三橫兩縱的自然水系,將整個鎮域劃分為功能各異的不同小區,突顯水鄉新鎮的特色風貌。瞿家灣鎮位于東徑113◦16',北緯29◦31'。全鎮國土面積42.5平方公里,鎮區面積7.5平方公里,總人口3.2萬,耕地面積13715畝,大湖養殖水面10萬畝,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瞿家灣是一塊紅色的土地,革命的火種曾經在這里保存和燃燒,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輩革命先烈曾在這里浴血戰斗過,昔日湘鄂西革0據地的首府就坐落在這里一條飽經滄桑的老街上,這條老街也早已列入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現存有革命舊遺址3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瞿家灣鎮被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命名為湖北省美麗城鎮省級示范鄉鎮。
2022年12月,瞿家灣鎮被認定為2022年湖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瞿家灣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11年12月,湖北省環境保護廳命名瞿家灣鎮為2011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鄉鎮。
2011年7月,瞿家灣鎮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
2007年5月,瞿家灣鎮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文化旅游:
湘鄂西蘇區瞿家灣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荊州市洪湖市瞿家灣鎮。洪湖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洪湖市瞿家灣是湘西蘇區首府所在地。1927年至1934年,以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為代表的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瞿家灣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位于湖北省洪湖市西部的瞿家灣鎮,距洪湖市區55公里,距武漢市140公里。洪湖瞿家灣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共有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39處
歷史沿革:
瞿家灣夏商時期屬古云夢澤。
西周屬州國,楚屬容城地。
漢高組元年(前206)屬州陵縣。
北宋乾德三年(965)屬玉沙縣。
宋熙寧六年(1073)屬監利縣。
宋元祐元年(1086)復屬玉沙縣。
清順治元年(1644)屬監利縣。
清雍正元年(1723)屬玉沙縣。
清道光元年(1821)屬監利縣趙湖里。
民國初至1928年屬監利縣柳集區。
1929至1933年屬監利縣周老區柳戴鄉。
1929年至1932年,屬中共湘鄂西省沔陽
洪湖蓮子,湖北省洪湖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洪湖蓮子出產于生態環境優良的洪湖湖區,產品顆大粒圓、皮薄肉厚,兼有清香甜潤、微甘而鮮的風味。具有廣泛的食用和藥用價值!『楹徸赢a品顆大粒圓、皮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