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怯道河村 | 隸屬:百福司鎮 |
區劃代碼:422827101211 | 代碼前6位:422827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Q |
長途區號:0718 | 郵政編碼:44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怯道河流經村域,卯洞安撫司司治曾遷于此,憑借河流抗衡外界侵擾,曾叫“截盜河”因歷史久遠,后人誤為“怯道河”。
基本介紹:
怯道河村位于百福司鎮西南部。全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283戶1249人。轄區面積8132畝,耕地1142畝,其中水田615畝、旱地527畝,人均耕地面積1畝。該村地貌特征為“三山夾兩水”,屬丘陵地帶,年降雨量1100至1700毫米,無霜期280至298天,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以丘陵為主,生態環境好,山青水秀,海拔在175-480米之間,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降雨量充沛。夏季氣候炎熱,降雨時間集中,日照多,常年有伏旱,秋季多綿雨,冬季日照少,云霧多。轄區自然資源豐富,無工業廢水污染,水質達3級標準,灌溉農田全靠天然水。全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為傳統的糧食種植業、牲豬養殖業和勞動力外出打工經濟。
榮譽排行:
2022年3月,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命名怯道河村為2022年度湖北省生態村。
歷史沿革:
宋仁宗至清前期土司制度時期屬卯洞安撫司。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歸流后屬達德鄉仁育里。
民國三年(1914年)屬四區,1933年屬四區仁育鄉,1936年為新三區仁育鄉,1939年屬仁育鄉,1943年仁育鄉改為安撫鄉,1946年屬安撫司鄉,1947年實行保甲制度。
1949年11月來鳳解放時仍沿襲舊制,1952年10月屬五區月亮鄉,1956年12月屬月亮指導組,1958年屬月亮大隊;1981年8月
周邊相關:
怯道河村附近有仙佛寺、楊梅古寨景區、卯洞、龍嘴峽、徐家寨、鐵匠溝等旅游景點,有金絲桐油、來鳳鳳頭姜、來鳳藤茶、來鳳桐油、來鳳大頭菜、來鳳楊梅等特產,有土家擺手舞、油茶湯制作技藝、來鳳漆筷制作技藝、來鳳打安慶、草把龍、恩施“牛王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