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紅星村 | 隸屬:鄭集鎮 |
區劃代碼:420684102207 | 代碼前6位:420684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鄂F |
長途區號:0710 | 郵政編碼:4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明洪武年間(1368-1398),轄區居民的先祖們,從江西大槐樹、山西大槐樹等地遷徙至此,摘點定居,形成自然村落。
基本介紹:
紅星村是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鄭集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20684102207,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20684。郵政編碼為441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10 ,車牌號碼為鄂F。紅星村與蔣灣村、郝集村、余營村、茅草村、潘河村、何駱村、赤土坡村、童梅村、魏崗村、長湖村、皇城村、槐營村、雙龍村、鄭集社區相鄰。
文化旅游:
小胡崗遺址位于宜城市鄭集鎮紅星村小胡崗,戰國遺址。面積約18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1·5米。暴露出灰坑。采集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有少量夾砂紅陶,紋飾有繩紋、瓦棱紋,器形有鬲、豆、盆、罐
歷史沿革:
明、清、民國時期均屬襄陽府宜城縣;1945年,屬自忠縣;1949年1月解放,屬荊鐘宜縣雷孔區胡崗鄉;1956年2月合作化,屬宜城縣璞河區胡崗鄉;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名紅星大隊,屬宜城縣璞河區胡崗公社;1968年5月春文化大革命時,名紅星大隊革命委員會,屬宜城縣璞河區前進公社革命委員會;1974年3月撤區并社,名紅星大隊革命委員會,屬宜城縣鄭集公社;1980年9月撤銷革命委員會,成立管理委員
周邊相關:
紅星村附近有小胡崗遺址、張自忠將軍紀念園景區、宜城市博物館、張自忠紀念館、長渠、鄂豫邊區革命紀念館等旅游景點,有流水西瓜、宜城米、宜城松花皮蛋、宜城板鴨、宜城盤鱔、宜城大蝦等特產,有趕象、襄陽花鼓戲、舞蹈《老背少》、宜城蘭花筒、漢江磨調、趕飛蛾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