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枝城鎮 | 隸屬:宜都市 |
區劃代碼:420581104 | 代碼前6位:420581 |
行政區域:湖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鄂E |
長途區號:0717 | 郵政編碼:443000 |
轄區面積:約23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3萬人 |
人口密度:約26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2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解放路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枝城鎮解放路社區成立于2004年4月,坐落在枝城鎮解放路,屬枝城鎮的老城區,瀕臨長江,環境宜人。社區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總人口12192人,是枝城鎮…[詳細] |
大同社區 | ~002 | 主城區 | 大同社區位于枝城鎮城區中心,距市政府所在地陸城12公里,東起枝城長江大橋,南與陽合嶺村接壤,西與白水港村相鄰,北臨長江,與環城村、龍王臺村、沿江村、三…[詳細] |
洋溪社區 | ~003 | 主城區 | 宜都市枝城鎮洋溪社區居民委員會位于宜都市東大門,與松滋市交界,254省道橫穿而過,離宜洋一級公路僅一公里,距陸城22公里,因洋溪橋而得名,北臨長江,東…[詳細] |
西湖社區 | ~004 | 主城區 | 枝城鎮西湖社區,位于枝城鎮城區。社區駐地枝城鎮農民新村,距縣城10公里,因緊鄰西湖而得名。西湖社區地域界限:東鄰解放路社區,以西湖一路為界;南至赤溪河…[詳細] |
架鍋山村 | ~200 | 村莊 | 架鍋山村,現有546戶,1744人,六個村民小組,下設三個黨支部,全村63名黨員,村民代表50名;版圖面積11.5平方公里,村主干路34公里,其中已硬…[詳細] |
黎家坪村 | ~201 | 村莊 | 黎家坪村位于枝城鎮西部,周邊與架鍋山、六里沖、余家橋和王家畈鄉橫沖村等四村相鄰,國土面積14平方公里,耕地2642畝,林地8339畝,平均海拔125米…[詳細] |
水井坪村 | ~202 | 村莊 | 水井坪村地處枝城鎮西北角,南與松木坪鎮項鏈,北與王家畈鄉接壤,整體處南高北底趨勢。主要以山林、丘陵地帶為主。版圖面積13.38平方公里,耕地2969畝…[詳細] |
紙坊沖村 | ~203 | 村莊 | 紙坊沖村位于宜都市南部,隸屬于枝城鎮,距離雅醴公路3公里,東與松木坪茶園寺村相接,南與松木坪廟河村接壤,西與水井坪村相鄰,北臨九道河水庫,與鐘家沖、六…[詳細] |
六里沖村 | ~204 | 村莊 | 清同治五年(1866)屬枝江縣第一都,民國35年(1946)屬枝江縣茶園鄉,1952年屬枝江縣茶園區六里鄉,1955年2月屬宜都縣枝城區石龍鄉,195…[詳細] |
鐘家沖村 | ~205 | 村莊 | 清同治五年(1866)屬枝江縣第一都,民國35年(1946)屬枝江縣茶園鄉,1952年屬枝江縣茶園區石龍鄉,1955年2月屬宜都縣枝城區石龍鄉,195…[詳細] |
洋溪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枝城鎮洋溪村,位于宜都市東大門處。村委會所在地洋溪集鎮,距縣城20公里。周邊與官垱村、何陽店村、官坪村、沿江村、洋溪社區接壤。全村國土面積9.17平方…[詳細] |
何陽店村 | ~207 | 村莊 | 枝城鎮何陽店村位于宜都市最東端,是宜都市的東大門,與松滋市接壤,版圖面積13.8平方公里。何陽店村在農業結構調整中,以發展萬畝蜜柚、柑桔基地為目標。1…[詳細] |
回龍垱村 | ~208 | 村莊 | 清同治五年(1866)屬枝江縣第九都,民國35年(1946)屬枝江縣洋溪鄉,1952年屬枝江縣洋溪區回龍鄉,1955年2月屬宜都縣枝城區回龍鄉,195…[詳細] |
官垱村 | ~209 | 村莊 | 清同治五年(1866)屬枝江縣第九都,民國35年(1946)屬枝江縣洋溪鄉,1952年屬枝江縣洋溪區官垱鄉,1955年2月屬宜都縣枝城區官垱鄉,195…[詳細] |
官坪村 | ~210 | 村莊 | 枝城鎮官坪村位于枝城鎮東南方8公路處、焦枝鐵路、九洋公路橫貫全村,官坪村由孔家沖、石馬、官坪合并而成。版圖面積8.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53畝,山林…[詳細] |
五峰山村 | ~211 | 村莊 | 五峰山村位于宜都市東部,隸居于枝城鎮,坐落在枝城鎮最南端,東與松滋市張家畈村相接,南與松木坪鎮泉水村相鄰、西與松木坪彭家橋村相鄰,北與官當、何陽店村相…[詳細] |
白水港村 | ~212 | 城鄉結合區 | 清同治五年(1866)屬枝江縣第一都,民國35年(1946)屬枝江縣丹陽鄉,1952年屬枝江縣城關區,1955年2月屬宜都縣枝城區白水鄉,1958年1…[詳細] |
三板湖村 | ~213 | 主城區 | 三板湖村地處枝城長江大橋南側,東臨長江,西靠枝城火車站,南與洋溪村相連,北與枝城集鎮接壤。村內焦枝鐵路、宜華一級路橫穿全村,交通四通八達。三板湖村因村…[詳細] |
九道河村 | ~214 | 村莊 | 九道河村群山環抱,因九條蜿蜒溪水在此匯合而得名,“群山聚會,眾水朝歸”,古稱形勝之地。位于宜都市東南部,區位地理優勢獨特,地處清朝著名學者楊守敬老先生…[詳細] |
大堰堤村 | ~215 | 城鄉結合區 | 大堰堤村位于枝城鎮西南三公里處,全村版圖面積6.68平方公里,由2011年前的竹山村、萬福橋村、大堰堤村三村合并而成。全村有8個村民小組,946戶34…[詳細] |
余家橋村 | ~216 | 村莊 | 枝城鎮余家橋村位于枝城鎮西南部,距枝城鎮區約8公里,距離陸城22公里,村委會駐余家橋村四組。西部與架鍋山村、黎家坪村接壤,東部與大堰堤村毗鄰,南部與鐘…[詳細] |
泉水河村 | ~217 | 村莊 | 清同治五年(1866)屬枝江縣第一都,民國35年(1946)屬枝江縣洋溪鄉,1952年屬枝江縣洋溪區龍泉鄉,1955年2月屬宜都縣枝城區大堰鄉,195…[詳細] |
赤溪河村 | ~218 | 城鄉結合區 | 枝城鎮赤溪河村位于枝城鎮西南部,距枝城鎮區約1公里,村委會緊靠枝城鎮鎮政府。西部與望佛山村、,東部鎮政府,南部與泉水河交界,北部與三畈接壤。
人…[詳細] |
全心畈村 | ~219 | 村莊 | 枝城鎮全心畈村,位于枝城鎮西北部6公里處。村委會駐地全心畈村三組,距縣城7公里,東與洋津畈村相鄰,南與赤溪河村相近,西與姚家店鎮新橋河村五宜路鄰近,北…[詳細] |
洋津畈村 | ~220 | 村莊 | 洋津畈村位于宜都市東部,距市政府所在地陸城6公里,轄7個村民小組,647戶,2282人,版圖面積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33畝。
洋津畈村有…[詳細] |
沿江村 | ~221 | 主城區 | 枝城鎮沿江村地處枝城長江大橋南端橋頭,全村版圖面積2.8平方公里,座落于鄂西重鎮—枝城。長江黃金水道,與枝柳、焦枝鐵路交匯處,距三峽國際機場40公里,…[詳細] |
環城村 | ~222 | 主城區 | 環城村位于宜都市東部,隸屬于枝城鎮,全村版圖面積2.35平方公里。1046戶,2568人,轄5個村民小組。
環城村東起宜化楚星公司與沿江村接壤,…[詳細] |
陽和嶺村 | ~223 | 城鄉結合區 | 清同治五年(1866)屬枝江縣第二都,民國35年(1946)屬枝江縣丹陽鄉,1949年7月屬枝江縣大同鄉第四保,1952年屬枝江縣紫山鄉,1955年2…[詳細] |
解家沖村 | ~224 | 村莊 | 枝城鎮解家沖村位于枝城鎮西南部,距枝城鎮區約8公里,距離陸城22公里,村委會駐解家沖村三組。西部與架鍋山村、黎家坪村接壤,東部與泉水河村相鄰,南部與肖…[詳細] |
樓子河村 | ~225 | 村莊 | 枝城鎮樓子河村位于枝城鎮東北部,東隔長江與枝江市相望,南與白水港村相連,西與梁家畈村毗鄰,北與陸城接壤,長江水岸線長達3000米,版圖面積12005畝…[詳細] |
梁家畈村 | ~226 | 村莊 | 梁家畈村位于湖北宜都市枝城鎮,共有5個村民小組565戶、1966人,版圖面積5.25KM2,擁有耕地1100畝,其中水田1061畝,養殖水面436畝。…[詳細] |
龍王臺村 | ~227 | 城鄉結合區 | 相傳龍王臺村東頭有一供奉龍王之臺,故而得名龍王臺。龍臥之地,人杰地靈。勤勞純樸的龍王臺人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傳頌著龍的精神,演繹著善與美的傳奇…[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曾是枝江老縣城而得名。
基本介紹:
枝城鎮位于宜都市東南部,東隔長江與枝江市相望,東南與松滋市接界,南與松木坪鎮相鄰,西與王家畈鄉、聶家河鎮相連,北與姚家店鄉、陸城辦事處接壤。
全鎮轄28個村,3個社區居委會,現有國土面積239平方公里,山林面積62788.5畝,耕地面積56427畝,其中水田34260畝,總人口達87881人,農業人口65107人,占總人口的74%。
全鎮境內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大部分地區屬于武陵山脈的丘陵地帶,東北部臨長江有一些沖積平原,平均海拔高度323.5米,東部官洲為最低點,海拔38米,南部最高點云臺觀,海拔889米。
境內屬亞熱帶
榮譽排行:
2023年5月,2024湖北省綜合競爭力百強鎮揭曉,枝城鎮位列第3位。
2024年7月,2024年中國中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名單發布,枝城鎮榜上有名,位列第9名。
2023年9月,2023中國中部地區綜合競爭力百強鎮揭曉,枝城鎮位列第14。
2023年8月,枝城鎮被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命名為湖北省美麗城鎮省級示范鄉鎮。
2022年9月,2021中國中部百強鎮名單揭曉,枝城鎮位列第23位。
2020年9月,枝城鎮上榜2019中國中部百強鎮,位列第18位。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枝城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9年12月,枝城鎮被命名為2019年度湖北省省級生態鄉鎮。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枝城鎮位列第268名。
文化旅游:
王永彬墓(清),宜都市枝城鎮余家橋村五組。2018年入選宜昌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王永彬墓及周邊一定范圍。以墓本體為界,向外延伸10米。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向外延伸10米。
歷史沿革:
枝城,古稱“丹陽”。
南宋咸淳六年(1270)至1955年7月為枝江縣治,設縣歷史為685年。
1949年7月至1955年7月,枝江縣城所在地稱名為枝江。
1955年7月枝江縣與宜都縣合并,為區轄枝江鎮。
1962年枝江鎮升格為縣轄鎮,1963年12月3日更名為枝城鎮。
至此,枝城區域內建立了枝城鎮和枝城區。
1985年11月,枝城區與枝城鎮合并,建立枝城鎮。
1987年9月,因黎家坪鄉與紙坊鄉合并,建立黎家坪
區劃: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枝城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