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衡東縣 | 隸屬:衡陽市 |
區劃代碼:430424 | 代碼前6位:430424 |
行政區域:湖南省 | 地理分區:華中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湘D |
長途區號:0734 | 郵政編碼:421000 |
轄區面積:約192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6.54萬人 |
人口密度:約29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5個鎮、2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洣水鎮 | 12.36萬人 | 130.91km2 | 踏莊、珍珠2個鄉和城關鎮成建制合并設立洣水鎮
城關鎮系衡東縣人民政府駐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位于縣境中部洣水河畔,與吳集鎮一水之隔。…[詳細] |
石灣鎮 | 2.43萬人 | 77.62km2 | 石灣鎮地處縣城以北35公里的湘江東岸,北連株洲、湘潭,西臨衡岳,京珠高速、107國道隔江而行,京廣鐵路縱貫南北,水陸交通十分便利。石灣歷史悠久,人文薈…[詳細] |
新塘鎮 | 4.1萬人 | 97.62km2 | 新塘鎮位于衡東縣西部,東距縣城17公里,南距衡陽市50公里,北距株洲市65公里,西與衡山縣城關鎮隔河相望,距南岳旅游區15公里。新塘以境內火車站南頭鐵…[詳細] |
大浦鎮 | 2.8萬人 | 115.05km2 | 大浦鎮位于衡東縣的南部,距衡陽市21公里,距衡東縣城23公里。四鄰與衡南縣、衡山縣、衡陽縣交界,大浦歷來就是衡東西南部的政治中心,明代的義城鄉太平里,…[詳細] |
吳集鎮 | 4.99萬人 | 274.76km2 | 德圳、栗木、莫井3個鄉和吳集鎮成建制合并設立吳集鎮
吳集鎮位于洣水河畔的楊山腳下,北面與縣城隔河相望,一橋相通。據《衡山縣志》載:“吳集市后,…[詳細] |
甘溪鎮 | 2.03萬人 | 110.38km2 | 甘溪地處衡東腹地,位于縣城以東10公里。與榮桓鄉、楊橋鎮、踏莊鄉、吳集鎮、楊林鎮相接。總面積109平方公里,古時該地有一溪港,出自武陽山,流入洣水。流…[詳細] |
楊林鎮 | 2.4萬人 | 130.86km2 | 楊林鎮地處衡東縣城東南32公里的洣水兩岸。四周與本縣的莫井鄉、草市鎮、高湖鄉、南灣鄉接壤。楊林歷史悠久,唐時名楊林埠,系洣水沿岸一重要集鎮,以當時河岸…[詳細] |
草市鎮 | 3.76萬人 | 143.93km2 | 草市鎮、高塘鄉成建制合并設立草市鎮
草市鎮位于縣城東南43公里,地處洣水、永樂江匯合處,東與攸縣接壤,南與安仁毗鄰。草市鎮屬洣水流域重鎮,歷史悠…[詳細] |
楊橋鎮 | 2.23萬人 | 110.73km2 | 楊橋鎮位于衡東縣東北部,距縣城28公里,東與橫路接壤,北與株洲交界,南靠榮桓,西連白蓮、甘溪。建國初,屬衡山縣,1966年,屬衡東縣楊橋區。1984年…[詳細] |
霞流鎮 | 2.89萬人 | 99.05km2 | 霞流鎮地處湘江、洣水交匯口,位于衡東縣城以西20公里的湘江東岸。北靠新塘,南與大浦接壤,東與吳集、栗木為鄰,西與衡山隔河相望。建國初期,霞流隸屬衡山縣…[詳細] |
榮桓鎮 | 2.07萬人 | 87.1km2 | 榮桓鎮是1989年機構改革由原魚形鄉、杉山鄉合并而建立的新鎮,以羅榮桓元帥的名字而命名,是衡東的東大門,毗鄰攸縣。俗稱六山一水三分田,是個以農業為主的…[詳細] |
高湖鎮 | 2.23萬人 | 97.45km2 | 高湖鎮于衡東縣東南洣水之濱,距縣城48公里。東鄰攸縣,北接榮桓,南壤草市鎮,西與楊林隔河相望。高湖,這個地名流傳很久,據記載,古代這里系一小湖,四周低…[詳細] |
白蓮鎮 | 1.81萬人 | 84.83km2 | 白蓮鎮位于衡東縣城以北25公里,相傳, 在很久以前,境內有一池塘,水清土肥,盛產蓮藕,潔白如玉,味美可口,被皇帝聞知,列為貢品。塘邊原有一寺,便取名白…[詳細] |
三樟鎮 | 2.79萬人 | 112.19km2 | 大橋鎮、三樟鄉成建制合并設立三樟鎮
三樟鄉位于衡東縣北端,地處湘潭、株洲、衡山、衡東四縣交匯處,距縣城48公里。三樟鄉1982年前為三樟人民公社…[詳細] |
蓬源鎮 | 1.56萬人 | 85.55km2 | 蓬源鎮位于衡東縣北部,鳳凰山脈蜿蜓東北,群峰聳立,直刺蒼穹,成為衡東與株州的天然分界線,蓬萊是境內最高峰,海拔644米。該鄉北與株洲交界,南與攸縣相連…[詳細] |
南灣鄉 | 8153人 | 79.74km2 | 南灣是位于衡東南部的邊陲山鄉,毗鄰安仁縣,西連衡南縣。距縣城56公里,境內西北有高日塘山脈,東北有四方山支脈。兩山出口處有一小集鎮,相傳古代一名叫歐陽…[詳細] |
石灘鄉 | 2.61萬人 | 89.38km2 | 石灘鄉位于衡東縣的南端,是衡東的南大門。四周與本縣的德圳鄉、大浦鎮、莫井鄉及衡南縣搭界。距縣城39公里。建國初,石灘屬衡山縣第七區。1958年改為人民…[詳細] |
河西開發區 | 1.25萬人 | 430424401200 121 大勢塘村
430424401201 121 秋波村
430424401204 121 平州村
43042440…[詳細] | |
大浦工業園 | 1.42萬人 | 衡東大浦工業園于成立于2003年8月,規劃總面積19.82平方公里,屬湖南省級工業園區。地處衡陽市區和衡東縣城中間,西南距衡陽市區20公里,東北距衡東…[詳細] |
地名由來:
1966年分拆衡山縣東部置縣,也可以理解為位于衡山以東,故名。
基本介紹:
衡東縣位于湖南東部偏南,1966年從衡山縣析出新置,坐落于湘江中游的衡陽盆地和醴攸盆地之間,東臨攸縣,西接衡山,南瀕衡南,北連株洲,地廣物豐,山水含情,有“魚米之鄉”之美譽。縣域面積為19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50萬畝,總人口67萬(農業人口58.41萬),轄13鎮11鄉,561個村,25個居委會。地形以丘陵為主,屬亞熱帶季風溫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7℃,雨量豐沛。2004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達44.5億元,縣級地方財政收入11363萬元。2005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達49.85億元,縣級地方財政收入20234萬元
衡東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資源。大自然的鬼斧神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衡東縣被確定為2022屆湖南省文明城市。
2022年12月,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命名衡東縣為2022年度湖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22年12月,衡東縣被認定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2021年11月,衡東縣榮獲2021年全國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先進縣。
2021年9月,衡東縣上榜2021中國公平教育百佳縣市,位列第91。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衡東縣為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衡東縣人口數量為56.54萬人,位列衡陽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位,位列湖南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第53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877位。
歷史沿革:
據已出土的古文化遺址表明,衡東地域在55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晚期,有先民在湘江、米水沿岸棲息定居。
至公元前15世紀的商朝中葉,在中原文化的影響下,衡東地域由新石器時代步入青銅器時期。
至戰國中期,隨著楚文化的南移,進入鐵器時期。
戰國中期楚悼王時期(公元前401至前380年),衡東地屬楚國龐邑。
公元前201年秦統一中國,衡東地域始有建制沿革。
自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年)至1966年屬
區劃: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 |